正在翻看这本书的陈子龙刚看了两页,就是一声惊呼,对叶风道:“子辰,这本书上的拼音注解是何人所着。”
崇祯三年冬,陈子龙陪同夏允彝入京会试,在京师,陈子龙受教于徐光启,在徐光启处是见过西洋传教士利玛窦,采用罗马字作为拼注汉字声韵的符号译本,因他不懂罗马字并未多加关注。
现在见到了这本拼音注解,似有相同之处,却又不全同,他看了两页,已是明白,一个常人只要学会了这拼音字母,再按后面的读音注解识字,这岂不是一个不识字的人,都可以认识这两千多常用字了,那汉字的教授就要比现在简单许多,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举。
“这个是受利玛窦教士用罗马字注解启发,是小弟的岳父大人同叶家庄家学的教授们,一起编制出来的,统一用的是京师的标准发音,没有了地方的方言。”叶风只能如此回答,总不能说这是几百年后才编制出来的吧。
“大善、大善啊,有了此书天下人识字,可就简单了。”陈子龙听了后不由的连连抚掌感叹。
叶风怕陈子龙再问一些他无法回答和问题,急忙岔开了话题:“几位兄长,小弟还有一事相商。”
“子辰请讲。”陈子龙立即道。
“小弟本欲到南京一行,不想竟在浮山遇到几位兄长,那这件事就在此说与几位兄长听听,小弟想在南京成立一个书局,印制发行一些时学类的书籍。”叶风看着几人道。
“叶家庄有如此精湛的印制技艺,书本的成本又能控制的很低,如果是到南京开一个书局,应是可行的,除印制时学类书籍还可印制一些其它书籍。”陈子龙想了想接口道。
“这个正是要几位兄长相助的地方了,如果哪位兄长有意愿出书的,都可交由小弟我印制发行。”叶风是又抛出了一个对几人来说是极好的消息。
陈子龙和方以智听了大喜,这个时代的出版业虽然已是相当发达,可是真要自己独立出书,是需先垫付银两制作雕版,一般一本书发行都要先花费几千两,待书籍发行获利后,才能收回本金,如果出售的数量太小,本金都收不回来。二人都认为在四十岁前很难出版自己的作品,这进听叶风愿意帮他们印制发行,当然是十分愿意的。
当下陈子龙笑着道:“子辰,你帮我们印制书籍,我们可是掏不出来出版的银子。”
“兄长说那里话,给你们出版作品,我不但不会要你们的银子,同时还有润笔之资给几位兄长,但要我印制发行,这作品也需我这儿编审通过后才可;这润笔分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一次性的支付一笔稿费,这版权就归我所有,别的书商不得再印制,并且兄长也不可再印制了;第二种方式是,按发行的数量每本抽取利润的部分作为稿费,但这个周期就要长一些,因为要根据出售的数量来分取利润,所以时间也会长一些。”叶风是娓娓道来。
二人听得是欣喜若狂,还有这等好事,自己出书不但不用花银子,还有润笔之资,若是二人知道他们在后世的声名,恐会是另一种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