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紫禁城,兵部尚书杨嗣昌仍是面对崇祯在侃侃而谈,虽然在鲜国战败时,杨嗣昌并没能第一时间行将消息禀报给崇祯,但崇祯认为他新任兵部尚书,情有可原,对他的宠信并未稍减。
杨嗣昌之父杨鹤因任三边总督主理剿抚之事,未能抑止住农民军的起义,却使农民军更是势大,被崇祯帝逮捕下狱准备处死;身为进士的杨嗣昌七次上疏,请求代父受死,被人称为孝子,崇祯怜其才学,其父才得以免死。
但正因此事,杨嗣昌却是因祸得福,入了崇祯帝的法眼,每次有杨嗣昌的奏议,崇祯都会自己亲自看,加之杨嗣昌平时也是极为留心时务,在奏议中多次说中当局时弊,因此崇祯帝是更为器重于他,在张凤翼身死后,特招其入京任兵部尚书。
“现北有建虏对我大明虎视眈眈,中原大地是流寇遍地,杨卿,可有良策。”宝座上的崇祯向杨嗣昌询问道。
“建虏犯边无非为钱财而来,无法动摇大明之国本,而流寇在中原大地上却是心腹之患,臣以为应先安内再攘外。”对崇祯提出的问题,杨嗣昌心中是早有所思。
“杨卿,所言极是,攘外必先安内,只是每年的剿饷都在增加,可这流寇却是越剿越多,如何才能将之全部剿清。”
“官兵每每与流寇作战,胜多败少,只是这些流寇到处攻城,等官兵到时,又是弃城而去,致使官兵多是无功而返;只有使流寇聚于一处,大军围之,才有望彻底清剿,除此后患。”杨嗣昌面对崇祯的询问不慌不忙的应答。
“那杨卿可有良策?”
“臣有四正六隅十面网之策,可剿灭流寇。这个策略就是设四巡抚,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主要任务是分剿管辖内的流寇,防止其逃窜到其它地方。”
“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分设六名巡抚,主要任务是做好管辖内的防务,不得让流寇窜入,同时协助四正进行剿寇;再设一名总督与一名总理重臣,随着流寇动向而行,专职征讨。”杨嗣昌一口气,将早已盘算好的剿寇计划向崇祯全盘托出。
大喜过望的崇祯立即再次询问:“杨卿看何人可担此重任?”
“可令原任总督洪承畴驻守河南、陕西,专司剿寇;至于总理一职,须得有胆有识,有临机应变之人才能胜;臣举荐原两广总督熊文灿,此人知兵善战,在福建巡抚任内就招抚了郑芝龙,又平定了海盗刘香,乃是可用之人。”
杨嗣昌举荐熊文灿也是有私心的,崇祯生性就多疑,在熊文灿招抚郑芝龙又平定刘香后,由福建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崇祯早已派人到广东密访,得知熊文灿身在广东仍是心系中原流寇一事,曾言无人能为朝廷尽力,似有进中原剿灭流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