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第543章 小虎房内论大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3章 小虎房内论大虎(1 / 2)

相国府内,夏侯献捧着一本《济河论》观读。

这是邓艾于正始中撰写的一本屯田策,乃是仿照曹操“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的策略。

他建议停止许昌屯田,开凿河渠,在南阳至凤阳一带的淮河流域实施屯田。

许昌的屯田停止下来便可把水节约,用于开凿河流,引水至更靠边境的南阳、凤阳。

屯田选择地是以前线交通要地为主,此举省去了不少转运耗费。

而自从魏国将南郡等地纳入版图后,屯田地进一步南移,目前襄阳一带是为魏国南线最主要的屯田区。

当年按照邓艾的预测,五万人参与屯田,十二分休,可每年积谷500万斛,六七年的时间便可囤积3000万斛粮食,足可供应十万大军五年的开支。

这几日根据朝廷度支尚书送来的统计来看,若是在荆州发动大规模战争,荆州当地可供应大军至少两年的开支,不必会军粮犯愁。

这就是魏国的底气啊。

邓艾这些年虽然都在外镇,但他并非只操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治军之余仍会有不少的良策献于朝廷。

杜预、王昶等人也是如此,他们有的研究经学,有的钻研治国之法。

王昶此番把他琢磨多年的五条治国方略正式向朝廷上表。

这其中有几点夏侯献觉得很不错,可以即刻推行下去。

比如在官员中设立考试制度。

不是说你当了公务员就是铁饭碗了,定期考试不合格的话,你就得下去。

在王昶看来,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来考核官员,而不是只凭上位者心意升降某人。

尽管这一定程度上也算触碰了夏侯献自身的利益,毕竟他也是感情动物,不完全是政治机器,偶尔也会根据亲疏或个人喜好来任免官员。

但不得不承认,王昶的这个建议是对整治官吏多有裨益的。

再者说,自己任用的人若是连基本的考核都不通过,那也不必再用。

大魏人才济济,即便是在外掌军的大将都时不时为国献上良策。

不像司马昭,不打仗就无所事事了。

夏侯献恨铁不成钢。

你现在又不是领导了,你也搞点治国方略出来,哪怕做做样子也行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