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是国内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一个时期。
随着前几年的改革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私有化也加快了市场化和开放化的进程。
这就导致端着铁饭碗的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收入和社会保障,面临着生存和尊严的危机。
然而此时,国内的制造业还没有起来,没有那么多岗位能够提供给他们。
这些人生存不下去,只能找政府讨要说法。
这就导致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整天面对这些前来讨要说法群众,但他们也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工作起来非常困难。
然而曹城的情况就不同了,
由于先前二毛厂的改革成功,借着其改革经验,推行到了其他国有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所以曹城基本上没有出现下岗潮。
再加上朝阳科技的崛起,带动了很大规模的就业,曹城甚至出现了短时间的用工荒,需要从外地招人。
不过这样带来的相应的问题。
就比如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曹城治安问题有所上升。
关于这一点,张阳从京城回来后就提醒了贾俊民,让对方想办法制定一些政策,来缓解这些问题。
张阳的提议,贾俊民非常重视。
因为他清楚张阳的眼光与常人不同,非常具有前瞻性,于是曹城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年前就动了起来。
他们在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各大工厂门口张贴警示标语,深入厂区进行普法工作。
一时间,曹城整个政府部门开始忙碌起来,甚至有人抱怨说年底两个月比今年一年的工作量还要大。
不过上级拨下来的奖金福利众人也是看在眼里,他们工作起来算是痛并快乐着。
政府工作人员的忙碌,张阳也是看在眼里。
他非常庆幸自己能碰到像贾俊民这样的领导,不然按照前世的经验,他宁愿把钱烂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投资。
年前的最后一次政府会议,贾俊民知道张阳这人倍懒,基本上不会参加无意义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