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子过得倒也快,转眼过去三天,施工队分成两队,一队先在几近枯竭的南河附近,依照地势挖了一个超级巨大的蓄水池,以便将来引入溪流,永久蓄水。
人多力量大,这没什么施工难度,只是工程量巨大,相当于挖一个人工湖,以古代的挖掘方式,进展缓慢。
另一队则上山筑渠,方案则是先引着山泉水下山灌溉,再做硬化河床,一是先解旱情,二是便于施工,将来再改渠进池。
沈相公说,以后那超级巨大的蓄水池,就是一个小型湖泊呢。
北山渠工程进展顺利,有了尹夫子和杨老爷赞助的十两银子,里正大人这晚又加了两个硬菜,吃的一众青壮劳力满嘴流油,大家纷纷表示,大家伙加把劲,再有那么几天,这北山渠就该竣工了吧。
刘汉和双喜这两个“项目经理”更是开心不已,等工程完工,按照沈相公规划,再掘开大石头,这不就成了绕村而流的一条河了嘛。
……
话说上次沈二埋汰不参加村里集体劳动,心中后悔不已,远远的看着那破落院子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阵阵的肉香直往鼻子里钻,他已经三天没吃一顿饱饭了,每天看到村子里的青壮汉子吃香的喝辣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开工头一天,这二埋汰就往做饭的地方磨蹭,没想到还没进院,就让院子里的泼辣小媳妇拿着锅铲擀面杖追着揍,说是他调戏妇女,他多冤枉啊,别说调戏妇女了,连揍他的小媳妇是谁家的都没看清呢……
前天这厮逮了两只蛐蛐,想进城找个凯子骗几个钱花,谁想到村里赶大车那个姓马的居然不拉他,说是嫌他埋汰……
今天这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心里寻思着找沈相公说说好话,也去工地意思意思,至少能蹭顿饱饭吧?于是贼溜溜的满村晃悠,磨磨蹭蹭的到了沈非家门口,踮着脚尖往院子里张望。
晃悠了一天,也没见到沈相公的面儿。
……
沈非刚去了杨老爷家,恩师委托他照顾这个三舅爷,尽管这位三舅爷对他颇为冷淡,但也不好不管不问。
不过今天却有些不同,这位杨老爷居然和沈非聊了许久,脸上也有了些许笑容,除了考校一下沈非的功课,天南海北的也扯了许多。
这杨老爷果然是京西杨家的人,京西杨家是当今圣上的远亲,当年太祖爷从老周家赚来的江山,不得不说京西杨家出力甚大,本该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但皇亲国戚不得涉政,于是京西杨家继续家族经商祖业,由于从龙有功,大概相当于皇商那种,继续为大乾朝服务——相当于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