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耽误工程的进度,文彦博只是发落了河渠司的主要官员,将他们关在法曹等候大理寺和审官院的处置。
其他最低级官吏倒是没有动留着戴罪立功,等待官家处置,不过这也够这些官员胆寒了。
要知道大周朝对贪污的处罚可是很严厉的,这些被抓的下场可不会因为是文官好多少。
文彦博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借调徐子建这个编写修水渠计划的人,来管理整个河工营,给了一个河工营都管的差遣。
毕竟徐子建可是有七品 文德郎官身的,临时给个差遣也说得过去。
于是,徐子健“被迫”请长假过来,上任自己的临时官职。
关于给徐子健差遣的奏章,文彦博已经派人用六百里加急的送去汴京想必很快就有结果。
对于,将河工营的事务交给徐子建,曾巩倒是没什么抵触,毕竟修渠计划就是徐子健编写的,没有什么不可以信任。
曾巩也猜到文彦博的用意,就是想看看徐子建到底是有真才实学,还是纸上谈兵。
由于不少人被抓了导致河工营内书吏的人手紧缺,徐子健索性和两位山长商量将书院的同学调过来帮忙,算是当做一次历练。
两位教授没有犹豫便答应了徐子建的请求。
毕竟公明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公明四句还挂在勤学楼门口上呢。
如今有了可以帮助百姓为朝廷效力的机会岂会错过。
于是,徐子建带着公明书院选拔出来的数十名学子,来到修渠的工地。
按照规划,这群人将会在接下来的近大半个月里,负责管理工地上民夫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开渠材料的调配。
徐子健轻车熟路地给几十名学子分配好了工作,毕竟前世作为一个专家级医生,安排手下医生护士干活,简直不要太熟练。
苏轼两兄弟和蔡京、曾成、刘庆几个亲近之人则被徐子健留了下来。
“知道我为何要将你们留下来?”徐子健盯着几人问道。
“公明哥哥,莫不是要请我们喝茶?”苏轼开玩笑道。
结果一片冷场,苏轼只好尴尬地闭上嘴巴。
“公明莫不是有什么要交代?”苏辙思索了一会说道。
徐子健用欣赏的目光看向苏辙,不愧是能做到宰相的比旁边那个二货有眼光多了。
徐子健见其他人不吭声也就不再卖关子了,直接了当地说道:“我对外面那些人并不十分信任,只有你们才是我的心腹之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些事情我才能托付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