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僧师徒离别了天竺国王,又再西行。
此时已经是春尽,夏初时节,正是草香花落处,莺老柳枝轻。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明。
路上少不了风餐露宿,昼夜奔波。一路太平又行了半个月,又见前面一座城池。
唐三藏问道:“悟空,这又是何处呢?”
悟空道:“师父,我不知道耶!”
八戒道:“哥哥,这条路你已经走过很多回了,怎么说不知道呢!这里定有翘起,故意推作不知,想捉弄我们哩。”
悟空道:“你这个呆子,真是不懂事。这路我虽来过几次,但都是在九霄云外,腾云而来,驾雾而去,我无事怎会落到此地,问是何方呢?你真是多心了,总以为老孙在捉弄你!”
正在话间,不觉已经来到城下。唐三藏下马,走过吊桥,直行入城中。
去到大街上,见路边坐着两个老头。
唐僧便吩咐道:“徒弟,你们在此站定等我,不许走开,不许惹事。等我去问问那两位老人家。”
唐三藏来到两位老头面前,道:“老施主,贫僧有礼。”
那两个老头正在谈古论今,讲那天下兴衰得失,说那当时多少英雄豪杰,有如大江东去,烟消云散,如今安在哉。
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听得唐三藏问他们,两个便站起来答礼:“长老,有何事呢?”
唐僧道:“贫僧是东土远方来拜佛祖的,刚到宝方,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哪里有向善的人家,可以去化斋?”
老头道:“我们这是铜台府,府后有一县叫做地灵县。长老要吃斋,不需费神,哩,过了前面牌坊,南北街处坐西向东有一座门楼,是寇员外的府第,他门前挂着一个大牌,叫万僧不阻。长老,你是远方来的,你去了一定招呼你的,你快去吧,别打断我们谈论。”
唐三藏连忙谢过,然后回来说给徒弟知道。
沙和尚道:“西方真是佛家之地,有这么好心斋僧的人家。这里是府县,无需照验关文,我们化斋吃了好赶路。”
唐三藏师徒顺着大街往前走,又引得满街满巷的百姓都惊惊恐恐,猜猜疑疑围着争相观看。
唐三藏吩咐道:“徒弟,千万别放肆,快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