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斯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高要精心策划的一种策略和手段。李斯对此心知肚明,如今的朝廷局势混乱不堪,如果任由扶苏与那神秘易小川如此胡作非为下去,最终必将走向崩溃的结局。
面对关内关外众多的起义军以及各路诸侯,朝廷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将八成的兵力都集中起来去对抗南境军。倘若朝廷当真具备如此强大的实力倒也罢了,但事实却是朝廷根本无力支撑这样的行动。相比其他人而言,由于李斯在私底下与高要有更多的联系,所以他对于南境的实际状况了解得更为透彻。
李斯所面临的困境在于,他为大秦付出了太多太多,从某种程度上讲,并非他是否心甘情愿地真心投靠某一方势力,而是“李斯”这两个字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大秦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了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凭借着李斯的过人智慧和敏锐洞察力,他自然非常清楚这一结果。
正因如此,才会发生李斯前来南境投奔高要的这一幕。只可惜,计划往往总是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尽管李斯早就知晓朝廷迟早会对高要采取行动,可他万万没有料到,朝廷竟然如此迅速地就已经付诸实践,展开了针对高要的围剿。
原本李斯的计划之中用自己的身份投奔于南境高要,而后借着自己这个大秦丞相的名义,从大义上打击朝廷大军的士气,不过李斯几乎是跟朝廷大军前后脚抵达了南境,这个时候李斯的身份就有些尴尬了,甚至在高要提出暂时不公布李斯的身份的这件事情上,李斯也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说白了李斯自己也同样非常担心,李斯担心朝廷大军获胜,那自己这个时候主动公布自己的身份,那就是一种变相的取死之道了,并不是李斯真的怕死,李斯是不想要自己死的不明不白,李斯不想要在自己死亡之后还背负骂名,同时也不甘心,自己随着秦始皇辛辛苦苦创建的天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毁掉了,心有不甘而已,
在正厅之中的高要眼看着李斯的离开,对着一旁的亲兵递过去一个眼神,亲兵立刻明白了高要的意思,躬身退下了,
对于高要而言,情况亦是如此。李斯此番前来此地的意图和目标,他心里可谓跟明镜儿似的。在高要眼中,李斯无疑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其政务处理能力堪称登峰造极。若不是具备这般出色的才能,又怎会赢得秦始皇的青睐与器重呢?尽管冯去疾对李斯心存芥蒂,但实事求是地讲,单就政务能力而论,李斯确实比冯去疾更为出众。无论是面对各类复杂多变的政策,还是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时所展现出的反应速度及应变能力,李斯皆明显强于冯去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