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数量众多的南境军迅速行动起来,热火朝天地投入到一项紧张的任务之中。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木材,精心地将其加工成尖锐带刺的形状,宛如一支支锋利无比的长枪。不仅如此,每根木刺的底部都被巧妙地制作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随后深深地埋入地下。这样一来,这些木刺就如同扎根于大地的钢铁卫士一般,坚不可摧,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稳定性。
毫无疑问,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给朝廷大军的突围制造重重障碍。就在此时,位于黑龙口中间地带的张良、孔刚等人,已然迈开步伐,只见他们手持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道具,正有条不紊地做着撤离黑龙口的准备工作。
这些工具就是提前准备好的泥橇。这种泥橇设计独特,轻巧灵活,可以在泥泞湿滑的地面上如履平地,快速穿梭。正是凭借着这些神奇的泥橇,张良和他的同伴们才有信心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顺利完成这次艰巨的撤退任务。
泥橇乃是一种形制独特、别具匠心的工具,它由一块前端高高翘起的木板制成,整体呈现出狭长的形态。在这块木板的中部位置,精心设置了一个扶手,方便使用者抓握和掌控方向。从外观上来看,泥橇与那独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关于这种神奇工具的相关记载竟然早在大禹治水的时期便已存在于史册之中。然而,尽管历史悠久,它却始终未能得到广泛的大规模应用。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在特定环境中的卓越表现——特别是在沼泽地带,泥橇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便利性。
正是因为深知泥橇在沼泽地中的优势,张良、孔刚等人才毅然决然地选择携带早已准备就绪的泥橇,勇敢地踏入了神秘莫测的黑龙口。他们凭借着这些精巧的工具,如鱼得水般迅速穿越了数百米宽的沼泽区域,成功离开了黑龙口的核心地带。
当他们终于越过这片泥泞的沼泽后,眼前出现的则是一片陡峭的悬崖峭壁。但幸运的是,这里事先已经固定好了可供攀爬的绳索。如此一来,即便是朝廷派出最为机敏的斥候前来侦察,恐怕也难以发现这个隐藏在深山幽谷之间的险要之地。
这个时候章邯所率领的中军还在稳步推进,结果刚刚进入黑龙口仅仅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已经有传令兵急急忙忙的前来传令,
“报,后军遭遇南境军突袭,敌军至少三万以上,借着大雨当做掩护已经杀向了后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