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神秘易小川正站在营帐之内,眉头紧锁地思考着如何才能将那身陷囹圄的十余万大军拯救于水火之中。他深知,如果不能成功营救这些将士们,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可是十几万人啊!一旦他们有个三长两短,甚至只是其中半数选择投降敌军,那么对于己方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而敌方南境军则会因此获得强大的兵力补充,双方实力对比瞬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此一来,想要通过武力去讨伐高要便成为了一种奢望,几乎再无可能实现。
而现在最新传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本身军中已然一粒粮食都不剩了!现在连后续的粮草都已经消失,若是再不迅速做出决断并果断撤军,别说那些被困在谷中的士兵难以存活下来,就连自己身边以及王离所率领的几万大军恐怕也难以安然无恙地回到咸阳。
想到此处,易小川心急如焚,当即下令道:“速速派遣斥候想尽一切办法突出重围,并务必将我的命令传达给谷内的章邯将军。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带领部下突围而出,然后沿着九江郡的方向撤回咸阳,不得有丝毫延误!”
听到这番命令,负责传令的斥候心中不禁一紧,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们明白此次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但还是齐声应道:“喏……喏!”
毫无疑问,之所以会产生犹豫情绪,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神秘易小川所下达的这个命令,几乎等同于完全舍弃了章邯所在的阵营。这种做法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众多士卒内心深处的强烈不满。
此次讨伐南境的军事行动,从始至终基本都是由神秘易小川一手策划并主导的。然而如今,短短数月之间,三十万大军竟然落得如此惨败之局,这般结局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倘若此刻有人胆敢公然站出来对神秘易小川表示反对,说不定一场兵变便会瞬间爆发。
另一边身处章邯阵营的一方,伴随着黎明曙光的悄然降临,章邯毫不犹豫地抓住时机,在第一时间再度组织起朝廷的庞大军队展开突围行动。而且,这一次章邯更是孤注一掷,将麾下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并亲自上阵督战。他深知,今日若不能成功突围,每拖延一天,手下的士卒们就连奋起反击的力气都会丧失殆尽。到那时,想要实现突围的希望将会变得愈发渺茫,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趁着黎明前那片昏暗朦胧、天色将亮未亮之际,章邯果断地派出众多身经百战的将士。他们行动敏捷,悄无声息地借着这微弱的天光,小心翼翼地朝着谷口方向摸索前进。这些士兵们心怀使命,企图利用此时敌军防守相对薄弱的时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谷口,并制造出一片混乱局面,从而为身后的大部队冲锋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章邯的对手可是智谋过人的韩信啊!他岂会对此毫无防备?此时此刻,战局明显对韩信一方更为有利。章邯妄图趁韩信稍有疏忽之时成功突围,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更何况,章邯之所以没有选择从谷口另一侧突破重围,其中另有缘由。在那一侧镇守的乃是英布所率领的整整五千名精锐黑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