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刘禅于丁封水师护卫下,乘船转陆路奔赴长安,途中安排董允请诸葛亮赴长安商讨迁都事宜。刘禅一行抵达长安后,先是于城楼处凭吊了一番先帝刘备,后入未央宫寻得刘备留下的卷宗,又逢黄忠请辞等诸事。如今,孙尚香的书信送达刘禅案前,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刘禅深知此信定关乎重大隐秘,究竟是怎样的过往将被揭开?又会如何影响蜀汉宫廷的微妙关系?一切悬念,皆在这封信的字里行间。
刘禅挥退温室殿内一众侍女,她们轻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殿门缓缓闭合,发出轻微的闷响。刘禅深吸一口气,似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缓缓伸出手,将母后孙尚香的回信打开。那信纸在他手中微微颤抖,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秘密。
刘禅逐字逐句细细阅读,目光随着字迹游走,未几,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如被惊雷击中,震惊不已。
“原来当年竟有这等隐秘之事!”刘禅低声喃喃,眉头紧锁,脸上满是诧异之色。片刻后,那震惊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八卦好奇之态,竟又将信件默读了两遍,似乎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
刘禅一边手指无意识地轻点桌案,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一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年幼时,母亲病故的伤痛如一道深深的疤痕,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那时的父亲整日忙于政务,偌大的府邸中,唯有他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落寞。幸得兄长与嫂嫂将其接回府中,悉心关怀,如同那冬日的暖阳,照进他冰冷的世界。在兄长与嫂嫂耐心地教导与陪伴下,他才渐渐从幼年丧母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不久之后,父亲听从相父之言前往江东,与东吴结下姻亲。当父亲自江东归来时,身旁多了一位母后孙尚香。那时的刘禅,看着父亲与母后整日里耳鬓厮磨,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怨念。毕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母亲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所以当父亲提出接他回府居住时,他百般不愿意,像一头倔强的小牛,执拗地抗拒着命运的安排。
好在有兄长与嫂嫂耐心地开导劝慰。犹记得那时兄长缓缓蹲下身子,目光与自己平视,语气温柔地说道:“禅儿,父亲与姨母皆是良善之人,定会用心疼爱于你。你瞧,父亲多盼着你能回到身边,莫要再这般使小性子了,好吗?”
嫂嫂也轻轻走过来,手温柔地搭在自己肩上,轻声细语地说道:“禅儿,回去吧,那府邸从此以后便是你的家,我们都会陪着你,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在他们这般苦口婆心的劝解下,刘禅紧咬的下唇渐渐松开,眼中的倔强也慢慢消散,微微点头,这才慢慢放下心中对父亲的怨念,同意随父亲回府居住。
回府后的日子里,自己渐渐发现,母后虽性子泼辣,却也通情达理。她对自己宠爱有加,视如己出,每一个关切的眼神,每一次温柔的抚摸与鼓励,都让自己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相较之下,父亲因政务繁忙,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反倒少了些,这使得自己与母后更为亲近。
后来,父亲入川得了益州,随着时间的推移,见母后一直未有所出,便又娶了吴懿之妹吴苋。不久,吴苋产下一子,便是那刘永,而后又得一子刘理。父亲得了幼子刘理后,对吴苋母子的宠幸愈发明显。那时的自己,曾一度为母后深感不值,以为母后只是默默忍受,宽宏大量不与他人计较。“如今想来,母后当初怕是求之不得呢。”刘禅苦笑着摇头,心中满是对过去自己幼稚想法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