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军看着陈德忠那坚定的眼神,感激地点了点头:“德忠,你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我一定好好干,不能辜负你。”
几天后,镇上多了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一块朴素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家常小馆”四个字,字体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朴实无华的劲儿。
李玉兰和李大军忙前忙后,店里热火朝天。李大军在后厨忙得满头大汗,一大锅炒菜香气四溢,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饭店虽然简单,但干净整洁,李玉兰在前面招呼客人,脸上挂着笑容。
偶尔村里有人进城办事,也会特意到这儿来捧场,点上一桌热菜,吃得津津有味。李玉兰和李大军的父母也时常来帮忙,他们的父亲李长河是村长,有些面子,总会拉来一些熟客。
“小玉,你们家的菜可真不错,比那些大饭店还实在!”一个顾客边吃边夸赞。
李玉兰笑着应道:“那当然了,我哥大军可是我们村的顶梁柱,他做的菜绝对不比城里大厨差!”
店里的生意越做越好,镇上的食品厂工人也开始习惯在这里用餐。李大军的厨艺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虽然忙碌,但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能发挥的地方。
陈德忠偶尔也会过来看一眼,看到饭店里人头攒动,生意兴隆,他心里也为李玉兰和李大军高兴。他拍着李大军的肩膀:“大军哥,好好干,镇上的人越来越多,这饭店开在这里是有前途的。”
李大军看着忙碌的李玉兰,又看看陈德忠,心里满是感激:“德忠,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咱们一起把这生意做大!”
陈德忠笑了笑,心里也有些成就感。
帮助身边的人找到方向,不仅仅是让他们多赚点钱,更是给了他们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镇上的家常小馆在李大军和李玉兰的努力下渐渐站稳了脚跟,也让陈德忠看到了更多可能。
几天后的下午。
陈德忠坐在食品厂的办公室里,脸色阴沉。
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文件,都是关于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的投诉和反馈。
那些仿制品不仅名字和包装与“中华鳖精”极为相似,连广告词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消费者一时难辨真假,导致市场上混乱不堪。
“东华鳖精”、“中华护精”,这些山寨产品像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下子就抢占了市场。
陈德忠捏着一份报纸,看到上面的仿制品广告,心头火气直冒。他咬了咬牙,把报纸狠狠地摔在桌子上。
赵厂长推门而入,看见陈德忠这副模样,叹了口气:“德忠,这些仿制品搞得市场一团糟,消费者的投诉都快把我们电话线打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