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妾谨遵皇上旨意。”甄嬛起身,微微欠身行礼。而一旁的宜修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往昔,因胤禛对弘历一直心存芥蒂,她从未想过对弘历有什么交往,如今竟然把弘历挂在甄嬛名下,且还将被带回紫禁城,这让她怎么能接受。。
“其二,朕已然派遣使者与准葛尔新可汗互通消息,有意以和亲之举结两国之好。福善,待朕稍后安排,便会着人全力为你筹备嫁妆。”胤禛的目光转向珍珠,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福善遵旨。”珍珠的指甲紧紧嵌入掌心,微微刺痛传来,似在提醒她此刻的处境。然而面上,她仍恭敬地行礼,看不出丝毫的不满。
“好了,朕要说的便是这两件事。上回因诸多事宜未能尽兴,如今过不了几日便要回宫,今日这一场家宴,众咱们且抛开烦恼,尽情欢聚。”
胤禛话落,宫殿内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妃嫔们又开始说说笑笑起来。尽管心中早已知晓这和亲之事怕是难以更改,结局似乎早已注定。然而,在这一刻,珍珠的内心深处仍泛起复杂情绪。
“额娘,我没事。”完颜端敏察觉到珍珠的异样,从底下悄悄拉了拉珍珠的衣袖。珍珠回头小声的说道。
一整场宴席,珍珠几乎没有吃任何东西,好不容易快结束的时候,没想到甄嬛主动的走了过来。
“公主与华妃娘娘平日那般交好,怎的到了这关键时刻,华妃娘娘却未帮公主求情啊?难不成,华妃娘娘竟是不肯帮公主不成?”甄嬛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眼神中却透着嘲讽,恶意满满。
珍珠抬起头,神色平静,只是那微微攥紧的衣角泄露了她内心的一丝波澜。
“贵人说笑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福善身为皇伯父亲封的固伦公主,自当遵循此道,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甄嬛听闻珍珠这番回应,与她所想的不一样,有些愣住。她自然看得出刚才珍珠的失神,公主和亲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多少公主就此英年早逝。而且她之所以向皇上提出和亲的建议,本就是想着,既然现在无法扳倒年世兰,那便设法弄走与她交好的珍珠,也好出一出心中那口闷气。
“公主心怀天下,心系百姓,实乃令人钦佩。但愿公主出嫁之后,亦能秉持此念,不忘初衷。”甄嬛看似真诚的祝愿,只是眼神里透露着言不由衷。
珍珠没有再回话,也不需要说什么,甄嬛已经对如今的局面感到满意,说什么她都觉得珍珠是强颜欢笑。
很快就到了回去的日子,宫里的太后也已经听说了要和亲的事情,除了高兴又有两位妃嫔有孕,以及想念胤祯让他快些回去,对于和亲的事情,只字未提。完颜端敏失望的抱着珍珠叹气。
*
中秋过后,准葛尔那边有信使过来,说是同意了胤禛提出的和亲,并且为了表示对公主的看重,他们的可汗愿意亲自过来求娶公主。
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珍珠正在整理宫里送来的嫁妆,手一松,一个瓷瓶掉地,幸亏厚重的毛毯垫着,没有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