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岳广平也能感觉得到,丁爸爸是一个讲道理、要面子的人,就算他在彩礼这件事上不提任何要求,他必然也会郑重对待。
既然有了这样的判断,岳广平干脆做出一副高姿态。
“我们家济民虽然是最大的一个,但因为他在来当兵,反而结婚最晚。
我们家老二结婚,彩礼给了八十,但那是六年前。
三年前老三结婚,彩礼给了整一百。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三年时间过去,给多少彩礼就不能按照以前的老黄历了。
香竹这个孩子,我特别喜欢,这么好的姑娘进门,彩礼肯定不能给少了,我和老伴商量了一下,定下来的数字是一百二。”
说到这里,不等岳广平开口,他马上又补充道:
“考虑到我们家老大要在军营办婚礼,家里边一点忙都帮不上,所以我们老两口准备拿出五百块钱来补贴给他。
他两个弟弟结婚早,大哥结婚也都想出点力,两人商量了一下,准备每人出一百,钱不多,但也是他们做兄弟的一点心意。”
就算没有后边的这几点补充,人家彩礼愿意出一百二,岳广平也不会有一点意见。
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工人家庭,彩礼一般都在百元以内,极少有超过一百块的。
老丁家愿意出一百二十块钱的彩礼,已经超出了当下的彩礼标准,他已经很满意,当然不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岳广平马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太多了,太多了,不用给这么多,就按照你们家三年前的标准就行,一百块钱也不少了。
彩礼就是一个形式,不管你们老丁家给多少,也都是要带回去的,只要不比别人少,不让香竹丢面子,那就行了。”
在彩礼的数额上,老丁家确实挺大方。一方面是丁万春为人大气,另一方面也是丁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
丁爸丁妈都是工人,而且工资比较高,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早早就参加了工作,娶的两个儿媳妇也都有正式工作。
大儿子就更不用说了,每个月一百多的工资,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虽然除了大儿子之外,家里都是一些普通工人,但挣钱的人多,平常的花销又比较精细,这些年还真是没少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