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并不是想在这么紧张的氛围下去调情,这也显得他这个人很没有分寸感,国家都陷入危机了自己还在情情爱爱,这传出去多影响名声.
现在襄阳的局势和当初蜀汉与曹魏的局势其实没什么区别,他也没办法去给这群人解释地理这门学科,
大宋朝廷不当人子,但好在天高皇帝远,即使想要阻拦郭靖,也没有办法越过襄阳的民心,更没有办法在数月间就收回兵权,朝廷只能看着蒙古使臣一次一次上殿威胁干着急.
失去了朝廷的支持,襄阳的兵力与粮草就没有蒙古军多,也不会有援军,这情况可不就和蜀汉曹魏对立差不多吗?
蜀汉当时北伐虽然有朝廷的支持,但仍然兵粮不如曹魏多,地理优势也是在曹魏那边.
郭靖和忽必烈虽然在智谋上不及诸葛亮和司马懿,但放在当朝当代可不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垒吗?
其实在林羽眼里原着是有bug的,大宋软弱成那个鬼样子,怎么可能因为一个郭靖就死守襄阳十年,忽必烈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郭靖而十年不出兵?
就算他觉得自己年轻可以耗,那成吉思汗呢?年将朽木他难道不想在入土前拿下大宋吗?有多少皇帝是因为要死了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功勋而送掉大好优势的?
第一次进攻襄阳就是成吉思汗领导的,但他病危突然病危,这才转而让亲儿子忽必烈领导.
手握大好局势,加上病危多重buff,和曹丕的局势是不是有异曲同工?
唯一的差别就是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有多决定性的意义,而曹丕是完全没有任何建树,纯靠曹操留下的班底与奸诈,那曹丕这样一生无功的皇帝会急,成吉思汗这样多功加身的会着急吗?
答案是会!一定会!
中原这么大一块地,一旦攻下,在以后蒙古的史书里他就能和始皇帝并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诱惑?
刚好宋朝的历代皇帝都比较软弱,朝廷疯狂白给,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愿意签,他会允许一个郭靖阻拦自己图谋中原吗?恰逢金轮国师在武林大会受辱,这是多好的一个借口,蒙古向来想要师出有名以谋一个好名声,忽必烈也不是傻子,为什么不趁机给朝廷施压?很明显,原着里对于襄阳局势的刻画并不合理.
当然,老爷子对神雕侠侣的刻画侧重点也不是政治,而是‘情’与‘爱’.
神雕侠侣这部武侠小说会成为经典也不是因为政治方面的刻画,同样是因为‘爱’与‘情’.
林羽在金轮国师受辱后才想到忽必烈可能会借题发挥,但之前他也不过是在危言耸听,因为有着原着剧情摆在那,他拉黄蓉去找神雕也不过是想要借破局之名调戏妇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