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人生模拟器:从读大学开始> 第247章 六十年代生活录1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7章 六十年代生活录133(1 / 2)

有了村民们齐心协力地帮忙,仅仅耗时一个月,一座简易的养殖场便拔地而起,并迅速投入了使用。这期间,村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搬运材料,有的搭建棚舍,还有的负责清理场地。众人的辛勤付出最终换来了这座养殖场。

为了确保后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养殖所需的饲料,牟灵可谓是费尽心思。他不仅积极与村里沟通协调,还亲自上阵,从村里精心挑选并挖掘了一批优质的芭蕉苗,然后不辞辛劳地将它们栽种在了山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芭蕉逐渐茁壮成长,成为了养殖场可靠的饲料来源之一。

养殖场顺利建成之后,牟灵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耐心地辅导岳父对其进行管理。他手把手地教岳父如何喂养家禽家畜、如何打扫卫生、如何预防疾病等一系列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在牟灵的悉心指导下,岳父很快就掌握了管理养殖场的要领。

当看到岳父已经能够熟练地上手管理时,牟灵终于放心地将养殖场交由岳父全权打理。而他自己则回到勐里县城继续上班,但每到周末,他总会抽出时间来到养殖场转转,认真检查各项工作是否正常开展,借助自己后世的经验给岳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确保养殖场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

就这样,时光在牟灵忙碌的两地奔波中悄然流逝。转眼间,1984 年已接近尾声。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养殖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这里已经拥有 4000 只活蹦乱跳的母鸡和 300 头的半大猪。而且,每个月养殖场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那 4000 只母鸡产下的大量鸡蛋。据统计,每月差不多能产出将近五万枚鸡蛋呢!由于鸡蛋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所以每枚鸡蛋的售价高达 5 分钱,这样算下来,仅靠卖鸡蛋一个月就能获得 2500 元的可观收入。当然,除去支付雇佣村民的工资以及其他各项开销外,一个月仍然能够结余2000元。这笔结余资金对于进一步扩大养殖场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养殖场产出的销路问题,牟灵和赵阳可谓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丝毫没有为此感到担忧。要知道,赵阳可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积累下了广泛而深厚的人脉资源。有他出马,与各大工厂的采购办牵线搭桥自然不在话下。

与此同时,牟灵在勐里县的各个工厂当中也颇具影响力。他不仅是西南重工的厂长而且还是勐里县许多大厂的奠基人。正因如此,他们所养殖的鸡蛋一经产出,便迅速被抢购一空,完全不用担心销售无门的情况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牟灵每个月的鸡蛋产量竟然还无法满足这些工厂的巨大消耗!这一供不应求的局面无疑成为了养殖场能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看到如此良好的市场前景,牟灵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 1985 年年底之前,将养殖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倍!具体来说,就是把鸡的数量增加到 8000只,同时将猪的数量也提升至 800 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