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知道了,一早就让你三嫂换过药了。”老四就紧张她,若娘都快习惯了。
不过也提醒了若娘,她的胳膊差不多该“好”了。
整个家里,只有老四最关心她的伤。
“去洗洗,下午娘带你去玩。”
老四裤腿挽到膝盖上面,用草绳扎紧了,小腿肚子上还有没清洗干净的泥巴,一看就是下过田了。
“娘,今天我们去看,水田里的稻苗长的可喜人了,又直又绿,稻杆也结实,我看您的法子真的能成。”
隔壁地里的稻种是直接撒的,这种胡乱撒下去的种子,很容易出苗不齐,而且土地没经过肥田,种子有一块没一块的,苗挤着一起,有些都已经发黄了。
这种情况,就算是稻子真长出来了,稻穗的结果也好不了。
肥力跟不上,一切都白搭。
那一大片地就老许家的最规整,长的最好看,绿油油的一片,让人看着就心情好。
“成不成还得等收了才知道。” 插秧返青才是第一步,施肥,虫害治理才是最主要的。
纸上谈兵,若娘拿甚么来保证结果?
但她也不能直接告诉儿子们,他们老娘愁的很。
许云氏,是老许家的主心骨。
“今天里正来咱们地里转了好几圈了哦。”老二想起来一件事觉得奇怪,里正家的地离老许家可隔了好几亩地,平日里去自家地可不从老许家田埂上走。
而且看里正那走过去,眼神一个劲儿看他们家地里的模样,总觉得里正在打甚么坏主意!
若娘听了,眼皮不再耷拉的杏眼含笑,就怕他不来呢。
......
吃过晌午饭,若娘吩咐家里的人都回自己屋里休息,最起码要睡个两刻钟。
这是最近才定下的规矩,哪怕睡不着,也得在屋里猫着,不许出去转。
古时农村长寿之人稀少,一方面是吃食少,活计重,内里虚耗严重。
另一方面也与常年作息有关,不趁年轻时养好,年老了可养不回来。
大约躺了半个时辰,老二老三老四先去竹林里挖了一破碗的红色地龙,除了周氏,人手一根竹子,拖着往河边走。
青山脚下到东南河边有一条小路,平日里没人走,是若娘前些日子老在山脚下晃悠发现的。
老许家最近太引人注目了,做甚么事都会被放大,可得背着点人。
让老二带着把镰刀,把旁边的小树枝砍了,杂草清理一番,开了一条小道,往后去河边,水田,都可以从这边走。
一行五人,很快就到了河边,若娘没让他们去下游,就贴着青山的下方,不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