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奋斗在洪武元年> 第546章 你说咱要是迁都北平,怎么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6章 你说咱要是迁都北平,怎么样?(2 / 2)

朱皇帝嗯了一声。

“迁都北平,一是表明咱对北方百姓的重视,收服北方民心。”

“二来,也可以借着迁都的机会,名正言顺的加强北方的防务。”

“这第三么……”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声,脸上的神色逐渐变得有些狰狞:“也是敲打敲打某些人。”

马皇后微微皱眉,问道:“那凤阳呢?”

洪武二年,朱皇帝下旨以凤阳为中都,然后动用全国的力量大兴土木。

如果最终决定迁都北平,那原本的凤阳又该怎么办?

这两年搭进去的人力和物力又该怎么算?

然而让马皇后没有想到的是,朱皇帝竟然毫不犹豫的说道:“停工。”

“登州大学那里缺工匠,缺教书先生。”

“跟登州大学比起来,中都的营建并没有那么紧迫,该停工的就先停工,等以后登州大学完工了再说。”

马皇后再次嗯了一声,伸手握住朱皇帝的手,笑道:“迁都这事儿,咱们不急,你先好好想想,回头你也跟咱位女婿聊聊。”

朱皇帝轻轻点了点头,心里也在不断琢磨着迁都的事情。

迁都从来都不是皇帝一道圣旨下来就能迁的。

尤其是像大明这种情况,迁都更是一件麻烦无比的大事。

首先就是赋税钱粮的问题。

如果以金陵为京师,那么江南的赋税钱粮就只需要押解到金陵即可。

而一旦迁都北平,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赋税钱粮在运输过程中增加的成本。

除此以外,更要考虑到防线的变动。

按照朱皇帝原本的分封计划,大明以后会形成以辽、宁、燕、谷、代、晋、庆、肃作为第一道防线,以秦、周、鲁、齐、楚为第二道防线,且两者之间能够互相制衡,除非超过半数的藩王同时造反,否则谁也无法威胁到朝廷。

迁都北平,也就意味着各个藩王的封地范围要做出相应的变动。

首当其冲的就是朱老四。

迁都之前还好好的,迁都之后封地没了?

至于第三点,也是朱皇帝和马皇后最为头疼的问题。

迁都北平,北平的百姓当然愿意。

甚至北方的百姓也会高兴。

可是金陵和江南的百姓呢?

毕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无论再怎么样,那些官老爷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就算是面对洪涝干旱什么的也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安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