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悠远而庄重,万历四十八年恩科盛典,于此拉开序幕。
席间,高官显贵,内阁辅臣与六部九寺长官并肩而坐,宛如众星拱月,共襄盛举。
周应秋轻抿清茶,目光闪烁,似有难言之隐,顾盼间,与毕自严低语:"吾卷已示诸生,君亦否?"
毕自严闻言,诧异之余,释疑道:"圣上之意,非为试也,乃扬名国子监之策,吾岂敢违?"
二人复议韩爌之举,毕自严心中暗笑,韩爌之秘,了然于胸,遂以言解围:"韩公或有隐衷,我等勿议。"
考场之上,秩序井然,锦衣卫如鹰隼巡弋,皇权之下,谁敢逾矩?一个时辰,笔墨交锋,智慧碰撞,皆在方寸之间。
钟鸣再响,收卷之时,考生如释重负,又入另番规制,解手归队,静待佳音。
阅卷现场,严谨至极,六千余卷,百人共判,细批详阅,互换复核,公正无私,尽显天朝威仪。
成绩速出,五十分上者,呈于御前。朱由校览罢名册,眉头微蹙,未见心中所期,轻叹道:"非是尔等不才,恐非吾所求也。"
言罢,目光落于公鼐身上,语带深意,不怒自威。
六千七士子,仅八百四十九人跃过及格之槛,此等国子监之绩,岂非对朕与大明之嘲弄?
“朕之所设考题,非艰涩难解,略通《到任略览》、《算经精要》、《大明律典》者,岂不能轻易揽得六十分之誉?”
“臣实感愧疚难当。”
面对此景,公鼐亦欲陈词,道出隐情:“此番恩科,筹备未周,且陛下命题新颖独特,学子未曾触及,故成绩未如预期。望陛下宽宏大量,息怒为上。”
“来日若再启恩科之门,臣深信,学子必能知耻奋进,成绩定将焕然一新,不负圣望。”
“哼。”朱由校轻哼一声,未置一词。
言及未来,恩科再启,遥遥无期。转而问向周应秋:“目下,我县缺额几何?”
周应秋应声而出,禀报曰:“大明辖下千四百二十七县,除却京调之官,现存知县七百六十九,尚缺六百五十八员。”
“正可借此恩科,补缺。”朱由校将太学生名册掷于周应秋手中,续道:“将府城有三年资历之官调往京师,速拟奏章,先补京官之缺。
再将县城政绩斐然者提升至府城,此批太学生,即派往各县任职。”
朱由校轻描淡写间,太学生之去向已定,挥手道:“放榜之时,务必谨慎,勿使波澜四起。”
“臣等遵旨。”群臣躬身领命,心领神会:县官分配,尔等自决,勿扰圣听。
朱由校拂袖而去,步入承天门下,虎贲卫开道,玄武门出,迤逦南行。
帝驾既去,承天门上,百官却因周应秋先前官员调动之事争执不休。周氏之举,触动各部敏感神经,尤以邹元标、韩爌等东林重臣为甚,此等独断专行,何以成就众望所归之清明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