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天启帝意志坚定,终使此言流传于世。
李选侍之威势虽受挫,天启帝却也因此显露了政治新手的稚嫩。
朝堂之上,驱邪用正之风蔚然兴起。
自登基至大婚,朱由校绕过内阁,直接统辖六部,掌握国家财政与印信大权,其威严令人不敢小觑。
随后,礼部颁旨为张居正平反昭雪,此举标志着大明正式告别“万历怠政”的阴霾,步入“天启再兴”的新纪元。
后世史书对此评价不一,而朱由校却无暇他顾,正对着手中的玉米棒子,面露疑惑之色。
“这便是传说中的包谷?”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向徐光启发问。
徐光启恭敬回禀,详尽解释其来历与别名,虽不明圣意何在,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望着手中这小巧的玉米,再联想到后世的高产作物,朱由校不禁心生感慨,对眼前这原始品种大失所望。
他转而询问花生,徐光启连忙呈上托盘,其上摆放的正是后世酒鬼的挚爱之物——花生。
朱由校细细把玩,感受着其独特的质感与油分,心中暗自思量着油料作物的潜力。
随后,徐光启又介绍了番薯、土豆等美洲传来的作物,然而当朱由校看到这些尚未经过改良的品种时,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涌动着对文明发展差异的深刻思考。
他仿佛穿越时空,与《枪炮、细菌和钢铁》中的论调产生共鸣,意识到美洲文明之所以停滞不前,除了外敌入侵外,更在于其本土作物的先天不足与难以驯化。
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则拥有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与更为优越的农耕条件。
时至欧人踏足美洲之际,玉米方得印第安人之手,驯化至穗形初具今日规模三分之一。
土豆、番薯、葵花籽、南瓜等珍馐,亦非后世颂扬之高产。
番薯细若双指,即便是皇家御贡之土豆,亦不过拳头之巨,精挑细选,尽显尊贵。
然此等奇珍,却因分布零散,难以聚拢。
美洲辽阔,从北而南,不乏滋养之作物,唯缺统筹之力,文明演进之路因而迢迢。
朱由校龙颜微愠,心中暗誓:“谁再妄言美洲作物可轻易广植,朕必遣其赴西伯利亚,与土豆为伴。”
言罢,轻掷手中土豆于案,心中盘算其利用之道。
番薯、土豆、玉米等,非经本土精心改良,难成大器,一则碍于饮食习惯,二则产量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