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谕?"
朱由校耳畔响起这陌生词汇,眸中闪烁着好奇之光,转向周应秋探寻其意。
"且听我细细道来,此乃大明祖制之精髓,内阁月月需向陛下请旨,而后遍传乡野,宣示圣意。"
周应秋见皇帝有此一问,连忙详尽阐释。
《宣谕》,乃大明沟通上下之桥梁,除却农闲之正月与腊月,每月朔日,内阁必呈请圣谕一道。
顺天府尹亲率宛平、大兴二县父母官,自会极门恭迎圣谕,引领耆老穿越金水桥,直至奉天殿前,面圣而宣,仪式庄重。
圣谕言辞,随皇权更迭而变换,却皆是大白话中见真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历朝先皇,如朱元璋之开创、朱棣之雄武、朱高炽之仁厚、朱瞻基之文治,皆曾亲力亲为。
然至某朝天子初登大宝,此制竟遭废止,缘由无他,三杨辅政,以正统年幼为由,一语定乾坤,制度遂成过往云烟。
及正统长成,此制亦未能复辟。
直至正德皇帝朱厚照,这位虎豹般不羁的天子,闲暇之余偏爱游历民间,偶得此制于历史尘埃之中,遂重拾旧章,复行于世。
后嘉靖帝自湖广被迎入京,顺势而为,更将此制稳固传承。
他非但未止步于旧制,更添妙笔予以革新。
内阁颁谕之后,顺天府一官,手捧圣旨,如履薄冰,引领群僚,行至承天门桥畔,召集宛平、大兴两县之德高望重之士绅,当面晓谕,以显皇恩浩荡。
此番变革,将昔日耆老之众,易为士绅之流,实乃皇权深植乡野之策略重现江湖。
以万历十九年之春为例,皇恩如春雨般细腻入微,自二月始,至腊月终,月月有谕,字字珠玑,劝勉农耕,戒之怠惰。
其言辞或温婉如“春和土润,宜勤农事”,或激昂如“田禾盛茂,勿负韶华”,皆旨在激励百姓勤勉耕耘,珍惜时光。
此等谕旨,言简意赅,深入人心,实乃通俗文学之典范。
然而,自嘉靖末年以降,京畿之地,人心不古,富贵之下,忠诚渐稀。
部分士绅,位高权重,影响深远,竟对朝廷之谕置若罔闻,反遣市井之徒代行其责,名曰“倒包”,致使朝廷威信于民间一落千丈。
“此事,内阁未曾向朕禀报?”
朱由校抚颔沉思,目光转向刘时敏,满是疑惑。
“禀皇爷,每月廿九,内阁必有奏章呈至司礼监,皇爷常令文书房依神庙皇帝旧例批红,未曾细问。”
刘时敏恭敬回禀。
“哦?经卿一提,朕方忆起。”
朱由校闻言,恍然大悟,似是想起了那尘封的奏章。
他忆起了否?
实则,他脑海中唯有迷雾一团!刘时敏之意,内阁未欺幼主,正操持此事,圣旨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