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乐趣也大幅度提升。
齐东海对这一系列游戏的异议主要来自游戏的剧情。
日本人明明是东方人,却讲不好东方故事。
莎木的剧情看起来充满了欧美国家盛行的东方主义猎奇元素。
这一点在目前发售的初代《莎木》还不明显。
未来的二代和三代,因为舞台从日本换到中国。
这方面的问题才更为突出。
《莎木》发售后的第二周,另一款dreamcast平台大作紧接着发售。
这就是卡普空的《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妮卡》。
因为硬件平台的性能提升。这款游戏是生化危机系列中第一款真正的全3d游戏。
不过这款游戏的开发过程也算是充满了变数。
索尼的playstation2发售的计划,打乱了生化危机整个系列的开发计划。
原本计划中在playstation平台发售的《生化危机3》应该是一款全新场景全新剧情的游戏。
开发计划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但ps2的发售日期远远早于卡普空预期。
如此一来,使用预渲染3dcg背景和固定视角的《生化危机3》原案就成了落伍的方案。
变得非得在ps初代主机上发售不可了。
最后,卡普空只好拿出了一部原本计划作为《生化危机外传》游戏的方案。
故事的舞台留在了浣熊市。
之前游戏的素材可以大量复用。
又把生化危机开发团队的精锐全部投入。
《生化危机3》在一九九九年秋天就提前上市。
并且继续取得了销量上的成功。
至于《代号维罗妮卡》。
这款游戏原本才是生化危机团队的心头所好。
这是第一款全3d化的生化危机。
游戏画质也大幅度提升。
但是因为《生化危机3》的赶工。
《代号维罗妮卡》的实际开发工作其实几乎全部都是外包团队完成的。
为了防止在dc平台的适应上消耗太多精力。
在这个时空中,卡普空选择使用开发效率更高的虚幻引擎。
这使得现在与玩家见面的这款游戏,与原本时空中的版本产生了诸多差异。
首先Dreamcast在这个时空中使用双摇杆方案。
游戏角色的移动不再是“坦克”式方案。
而变成了更现代化模式。
在游戏视角方面,《代号维罗妮卡》采用了越肩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