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母亲回到老家,虽说全国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包产到户,但朝阳县还没开始。从江海、江川、文秀的户口转走以后。父母再也没有在生产队干过活。
虽说没有挣工分的分得粮食多,但毕竟还有人头分得一些粮食。现在队里有不少年轻人,在养殖基地,饲料厂,农机厂上班,那些厂全是由江海投资的。生产队的几个干部分粮的时候一商量,就给江海家里多分了一点粮食,因为好多人都要靠江海吃饭,这个关系必须维护,多分一点粮食,讨一个大金主欢心,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值得做。
秋收结束后,村里开始疯传要分田单干了。大家的心早就散了,农业社的活也没人干了,村里人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谈论这件事,更多的还是捣闲话,弄是非。过去母亲和张桂花农闲的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可是经过大城市二年生活的两人,那眼界境界不是村里人可比的,三瓜俩枣,一块八角,在她们两人的心里不值一提。心里想得不一样,自然话不投机,很少去人多的地方,更谈不上和大家一起聊天。
秋上江海拉来两台彩电,其中一台就给了张桂花家。两家就成了村里的俱乐部,只要没事干,闲人们就到她们家来看电视,刚开始泡茶、沏水,有时还用瓜子招待大家,时间长了,每天从早到晚招呼人,不胜其烦。这个时候村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时间长了放一部电影,演一台秦腔,那都是偶尔的事。这时候全公社私人家里别说电视,很少有收音机。你说不给乡亲们看吧,别人说你小气,给大家看吧,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母亲和张姨两人一商量,干脆给王大壮、柳建国把生活费留足,公社里有饭馆,离家又不远,他们两人每天下馆子不用做饭,晚上不管有多少人造作,眼不见,心不烦。两个人决定回燕京,母亲给江海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和张姨想回京城,并说了自己的安排。
张群已经到地委去当专员,余局长现在是朝阳县的县长。江海接过母亲的电话,就给余县长打了一个电话,别看江海年纪小,他这个县长却一点不敢拖大,始终对江海毕恭毕敬,去年给江海拜年。江海给他们的金表和美金那么贵重,说给就给了。能给江海办事,这是天大的机缘。他也知道现在的社会不太平,车匪路霸拦路抢劫的情况屡见不鲜,就建议江海,自己正好去长安办事,顺路带上母亲和张姨。江海知道余县长的想法,正好上次去长安,还有两辆商务车放在了长安,自己这几天没啥要紧事,去一趟把母亲和张姨接回来。
江海和余县长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就挂断了电话。
家里李姐看到江海挂掉了电话,自己也把事情汇报完了,起身就要告辞。江海笑着说:“李姐你也忙了好一阵子,从现在起给你放半月假去合肥看看曲姐夫,我派黄斌护送你坐飞机去,一路注意安全。”李姐高兴地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