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首先径直走向村里的老支书家。
老支书似乎早有预感,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
当见到王大山的那一刻,老支书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如花朵般灿烂的笑容,激动地快步迎了上来,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大山啊,你可算回来了!咱村里一直念叨着你和光明厂呢。你在外面干出了那么大的名堂,可别忘了咱这穷乡僻壤啊。”
王大山眼眶微微泛红,他紧紧握住老支书那粗糙而有力的手,仿佛握住了整个村子的深情厚谊,真挚地说道:“老支书,我这不是惦记着村里的发展嘛。无论我走到哪里,这村子始终是我的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回来,就是想仔仔细细地看看咱们村在农业生产上还有哪些需要光明厂帮忙的地方。咱村的发展,就是我心中的头等大事。”
两人相携走进屋里,屋内的陈设虽简陋质朴,却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与亲切。
他们坐在略显破旧却充满温暖的屋子里,开始热切地聊起了村里的农业现状。
老支书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与无奈,缓缓说道:“大山啊,现在村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年轻人大多都被外面的世界吸引,一股脑地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剩下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虽说前些日子村里添置了一些新的农机设备,可大家对这些玩意儿的操作和维护还一窍不通,很多时候还是只能依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种地。这效率啊,实在是提不上去,看着真让人着急。”
王大山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而自信地说道:“老支书,这确实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不过您别担心,光明厂可以在村里开展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活动,专门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周全的培训方案。我们会请厂里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来当讲师,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都能听得懂、学得会。就像手把手教小孩子走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直到大家都熟练掌握为止。”
老支书眼睛陡然一亮,那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被希望的光芒点亮,兴奋地说道:“那可太好了!这样一来,村里的农业生产效率肯定能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不过,大山啊,还有个头疼的问题,这些农机设备的维修配件有时候就像捉迷藏似的,怎么找都找不着。一旦设备坏了,就得等好久好久才能修好,这可耽误农时啊,一季的收成说不定就这么给耽搁了。你说这可咋整?”
王大山微微上扬嘴角,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容,耐心地回答道:“老支书,这个我们也早有考虑。光明厂可以在村里设立一个小型的农机配件储备点,定期安排专人补充常用的配件。这样一来,一旦有设备出故障,就能像给病人拿药一样,及时更换配件,不耽误大家干活。而且,我们还可以挑选村里一些脑子灵活、肯吃苦的年轻人,培养他们成为兼职的农机维修员,给予他们系统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让他们能够在村里就轻松解决一些常见的故障。这就好比给村里培养了一群‘农机医生’,随叫随到,为大家的农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