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小王提出疑问:“王厂长,这些绿色技术研发难度较大,而且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市场接受度会不会不高呢?”
王大山耐心解释道:“小王,从短期看,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环保政策的收紧,绿色农机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例如研发更高效的传感器和更节能的动力系统。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绿色农机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效益,还有长期的经济效益,如减少农药化肥支出、提高农产品品质等。”
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光明厂与国内多所农业科研院校展开了深度合作。
王大山亲自带队前往一所知名农业大学,与农业专家们进行交流探讨。
在交流会上,王大山诚恳地说:“各位专家教授,光明厂在农业机械研发生产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农业科学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还需要各位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能够与贵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例如,在新型生物防治技术与农机结合方面,贵校在昆虫生态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我们则负责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用的农机装备。”
农业大学的李教授回应道:“王厂长,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光明厂在农机制造领域的影响力我们也早有耳闻。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组织跨学科的科研团队,与光明厂的技术人员一起,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比如,如何利用微生物菌剂防治土壤病虫害,并通过农机实现精准施菌,这既需要农业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农机工程技术的支持。”
经过深入的交流与协商,双方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