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谷村的发展就像那春日里蓬勃生长的庄稼,越发欣欣向荣。
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文艺宣传队也把村子的好名声传扬得更远了,可村长彼得洛夫和张技术员心里明白,村子要持续进步,就得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坚守那份让村子越来越好的初心。
这天,村里的老槐树下围坐着一群人,大家正热烈地讨论着啥。
村长彼得洛夫和张技术员也踱步过来,想听听大伙的想法。
“村长、张技术员,你们来啦!”
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招呼着他们,“俺们正说着呢,咱村现在农产品卖得好,手工艺品也受欢迎,可这产量要想再往上提提,感觉咱这土地肥力有点跟不上咯。”
村长彼得洛夫皱起了眉头,看向张技术员:“张技术员呀,大爷说得确实是个事儿,咱之前一直用农家肥,虽说绿色环保,可肥力有限,这长久下去可不行啊。”
张技术员蹲下身,抓了把土在手里捻了捻,说道:“村长,大爷,这事儿我也琢磨过。咱得想办法改善土壤肥力,光靠传统的农家肥确实不够了。我听说现在城里有那种化肥,肥力挺足的,就是不知道适不适合咱村的地,而且咱也得考虑成本问题呀。”
“化肥?那东西靠谱不?咱可不敢瞎用啊,万一把地给弄坏了可咋整。”
一位大妈满脸担忧地说道。
“大妈,您说得也对。”
张技术员耐心解释着,“所以咱不能贸然用,得先做试验田,看看效果咋样。我打算先选几块不同土质的地,用上不同量的化肥,好好记录下庄稼的生长情况,对比对比,要是确实好,还不伤地,咱再大面积推广。”
“那这化肥咱从哪弄啊?还有这试验田,可得找细心的人来管着。”
村长彼得洛夫问道。
“村长,我想着咱派几个年轻后生去县里的供销社打听打听化肥的事儿,看看能不能买点回来。至于试验田,我看村里的二柱子、铁蛋他们几个平时种地就用心,让他们来负责正合适。”
张技术员提议道。
于是,二柱子、铁蛋等几个年轻人就肩负起了试验田的重任,他们跟着张技术员去县里的供销社,软磨硬泡了好一阵,总算买回来了几袋不同种类的化肥。
回到村里,张技术员带着大伙来到试验田,一边示范一边叮嘱着:“咱这化肥可不能撒多了,得按照我教你们的量来,每种化肥在不同的地块都做好标记,每天都得来看看庄稼的变化,像叶子的颜色、植株的高度这些,都得详细记在本子上啊。”
二柱子挠挠头,笑着说:“张技术员,您放心吧,咱一定仔细盯着,保证不偷懒。”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伙每天都聚在试验田边,看着庄稼的变化,时不时地讨论几句。
“哎呀,你们看这撒了化肥的玉米苗,长得就是比旁边只用农家肥的壮实啊,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铁蛋兴奋地喊道。
“是啊,不过咱还得再看看后期的收成咋样,可不能光看现在长得好就高兴太早咯。”
二柱子稳重地说道。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试验田里的庄稼都被收割了下来,一称重、一对比,用了化肥的地块产量明显提高了不少。
大伙围坐在一起,看着统计的数据,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张技术员,这化肥还真管用啊,看来咱可以多买点,让村里的地都用上了。”
村长彼得洛夫高兴地说。
“村长,先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