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鞑靼人的骑兵,步兵手里有一种特质的长矛,无数的鞑靼骑兵和战马,都倒在了这种特质的长枪之下。
站在远处观望的三王子,气的牙根疼,照这样打下去,他有多少兵也不够用。
作战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他准备的爬城梯子、投石机、弩炮、火油抛射机……都还没有用上,战斗就结束了。
看了看对方左突右杀的骑兵,他只好收兵,退回营寨之中,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李国豪没有出城,他和王景山,站在城墙上,远远的望着战场的方向。
虽然,看不太清战场的具体情况,但,通过火枪、战鼓的声音,可以判断,这一仗他们打赢了。
首战告捷,回城之后,王景山大摆宴宴,为参战将领庆功。在开宴之前,他带着将士再次来到沙盘前面,开始部署下一次交战的事宜。
李国豪不懂得带兵打仗,只能远远的看着,看那几个将领,在沙盘上指指点点。
王景山捋着胡须,仔细的听着,他不时的点点头,面带微笑的看向正在讲解的将领。
第二天,沿长城一侧悄悄赶来的那队官兵到了,他们本是防止鞑靼人里外夹击的,这回好了,两股兵马合二为一,稍作休整,便对鞑靼人组织了一次大反攻。
我军刚刚得胜,士气正旺,又有援军参战,一个个心情大好,气势更盛。
毫无悬念,这一仗下来,整个形势简直就是一边倒,鞑靼人的主力虽然到了,但,见取胜无望,只得转身就跑。
明军一口气,追了一百多里,鞑靼人大败。
王景山用很少的损伤,换取了一个大胜利,自然功不可没。
李国豪作为锦衣卫的负责人,在开战前,抓了上百个奸细,功劳那也是大大的。
唯一不幸的是,那几十个偷袭敌军粮草的官兵,不知所踪,苦寻数日,依然下落不明。
王景山在给军部的奏折中,用了好大一段内容,表扬了李国豪,夸他做事干练,能堪大用。
这一仗,我军大胜,很快捷报就传到了京城。
于是,兵部、吏部对参战人员,开始论功行赏。
镇抚司衙门,也因为李国豪受到了嘉奖。
李国豪的顶头上司袁士乾,一时间乐得合不拢嘴,坐在自己的办公桌旁,他一边拍着自己的秃脑门,一边嘀咕着:“李国豪这小子,平时没少给我惹事,这一次,不声不响的,干了这么大一件事,行啊!”
“袁都统,您准备怎么奖励李国豪啊?”锦衣卫百户丁四,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