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风起云涌
公元1351年,南中国的大地硝烟滚滚,装备着步枪与大炮的共合军如同狂风扫落叶一般,将盘踞数十年的蒙元势力一扫而空。在这场战争中,只有少量原始火器的元军被远远甩在了后面,他们依赖的刀枪和弓箭,在拥有工业体系支撑的近代化军队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工业国”这个词开始在共和的报纸上出现,并迅速传遍了江南。原本有些底气的方家军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如同婴儿般脆弱。
与南中国的一边倒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中国的大地上却是血战正酣。大炮的重击在人体上炸开一片血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冷兵器之间的激烈碰撞。双方都在招兵买马,北方的红巾军已经如野火般蔓延开来,追随者多达七十万。然而,红巾军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已经无法再从共和那里获得物资支援了。
苏星云已经依照协定将规定的援助物资交付给了红巾军,但现在他不再打算继续提供。尽管共和随着吕宋领地的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的余粮,并且能够供应北方红巾军足够的铁器,但苏星云不愿承担这个日益沉重的包袱。而且,即便共和承担了这部分后勤支持,红巾军也不会心存感激,反而可能认为这是共和别有用心。苏星云深知“是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苏星云交货后与红巾军形同陌路的态度,让明教众人焦急万分。此时,明教已经聚集了四十万之众,却严重缺乏铠甲、兵器和粮食。尽管抢夺的金银堆积如山,但共和却不收这些贵重金属。在这个战乱时期,粮食才是硬通货。不仅是共和,就连方家军也停止了粮食出口,可惜方家军的执行力不足,仍有部分粮食流入了北方。
共和政府与红巾军的交易冷淡期仅持续了两个月便宣告结束。打破这一僵局的,是共和外贸组的一名叫柯斌的成员。柯斌曾是一名煤矿工人,离开矿场后加入了外贸组。自从淮北大煤矿被发现后,他便对探寻其他未知煤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遗憾的是,除了淮南的大矿外,其他地区的煤矿储量寥寥无几,似乎只有淮南这片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于是,柯斌将目光投向了淮河对岸元军控制的地区。
外贸组对他的这一举动给予了适度的支持。随着钢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共和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力替代畜力和水力,煤矿的需求日益增长。共和不再仅仅依赖境内的煤矿产量,开始考虑从外地购买煤炭。然而,周边的势力都不产煤,方家军也曾试图在自己的领地寻找煤矿,但始终一无所获,他们的炼铁业目前仍依赖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