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曲折。他意识到,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竞争和斗争。
与此同时,苏星云在审阅了海南方面政委的报告和陆海的南下任务总结后,首先肯定了陆海完成任务的功劳。但陆海没有上报任何战功,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按照陆海的说法,将那些手持长矛弓箭、介于军队和乡村黑社会之间的群体称为敌军,确实有些牵强。苏星云决定召集所有将领开会,商讨这个问题。
陆海的这次南下行动,促使共合军内部重新审视和制定了军功的计算规则。在武器技术日益先进的今天,战功的计算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这次事件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对军功观念的深刻反思。
在共和的版图内,工业革命的脚步似乎遇到了一堵看不见的墙。尽管共和的技术已经接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但在某些关键领域,如航海科技,英国的船用蒸汽机技术仍然遥遥领先。想象一下,如果那时的英国派遣一艘铁甲舰到中国东海,共和军的飞剪船舰队恐怕难以招架。
然而,在陆地上,共和陆军的十五万雄师装备精良,火器并不逊色于当时的英国。如果展开陆战,共和的散兵线战术、火炮和机枪足以让英国人夜不能寐,担心自己的殖民地被染成黄色。
但共和的技术发展似乎陷入了停滞。虽然许多技术难题已被攻克,但工业革命的全面推进让共和意识到,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的资源和材料是如此之多。首先是各种钢材,不仅仅是合金钢的配方和冶炼,就连寻找大储量的锰、铬、镍矿场都成了一大难题。
几年前,在中国,人们只知道金银铜铁铅锡这几种常见的金属。偶尔炼制出的合金钢,被赋予了玄铁、寒铁、西方精金等神秘的名字。而西方世界却找到了元素论这条正确的道路。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的化学家们就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元素。
现在,共和因为苏星云带来的元素周期表的“外挂”,大量金属元素通过摩尔质量被确定。但由于西方的研究起步更早,他们在矿石科学上的开展也更早,十八世纪下半叶,工业国家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找矿人才,所需的炼制合金钢的原料相对容易找到。而共和的钢厂,甚至连实验的原料都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