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出专辑、准备剧本、投资……周锦棠在1988年剩下的大半年里所做的事情和以往几乎没什么不同。
唯一的特殊之处就是她和周秉成要进行1989年的春晚排练,不是电视台台庆的那种晚会,而是大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
除了周锦棠父女俩,被誉为“香江夜莺”的徐晓凤也收到了邀请,可惜她的档期已满。
如果按照原时空的事件发展,春晚应该会让她成为春晚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到现场的演出嘉宾。
不过既然邀请到了同样人气爆棚的周氏父女,那么这个特例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
相较于其他活动,春晚要排练的时间周期明显更长,几周到几个月都有。
另外,由于春晚节目种类繁多,包括小品、歌舞、相声等,每个节目都需要单独排练,因此整体的排练时间会非常长。
而且,由于春晚的特殊性,演员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状态,这就要求他们在排练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周锦棠和周秉成要每人单独唱两首歌,然后再合唱一首歌,单独唱的歌曲是已经发行过且受欢迎的歌曲,合唱的那首则是新歌。
在答应春晚邀请后,周锦棠提交了演唱歌单,距离春节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父女俩来到了京都。
所有参加春晚的明星都被安排在电视台指定的宾馆,周锦棠两人的住宿条件还不错,都是单独的房间,里面的设施也都很齐全,最主要的是每天的伙食好。
第一次排练现场,今年所有参加春晚的人聚集在一起。
周锦棠大致扫了一眼,感觉自己认识一大半的人。
按照节目单,最先演出的是相声《送春联》,然后就是歌舞类,各种节目算下来有四五十个,周锦棠和周秉成单独唱的歌曲都处于中间位置,合唱的那首歌因为符合春晚氛围被放在靠后的位置。
这样的安排也就导致两人几乎要全程参与排练。
春晚八点开播,一般持续到十二点半左右,算上排练时出现的失误,每场排练最少要五六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