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与狱卒聊天,狱卒们起初对他有所警惕,但在他的诚恳和善意下,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从狱卒那里,他了解到狱中囚犯的冤情。有的囚犯是被人诬陷,证据被人为篡改;有的则是因为交不起贿赂,被重判入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在他心中逐渐清晰——那就是窦娥。
窦娥的原型是一位年轻女子,她善良得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勤劳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洗衣做饭还是侍奉长辈,她都做得一丝不苟。然而,命运却对她如此残酷。她因恶人陷害,陷入绝境,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关汉卿仿佛能看到她眼中的绝望与无助,听到她悲切的哭诉,那声音如同利箭,刺痛着他的心。
他开始在纸上描绘窦娥的形象:“妾身姓窦,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每一个字都像是他用心血浇灌而成。他反复斟酌每一个词语,力求将窦娥的形象完美地呈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塑造窦娥,关汉卿常常夜不能寐。在寂静的夜晚,他躺在床上,脑海中全是窦娥的身影。他想象着窦娥的生活场景,她在贫困中如何坚守善良,面对不公时的愤怒与无奈。他写道:“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对窦娥的同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第三章:楚州之恶
在关汉卿的笔下,楚州出现了,那是一个仿佛被恶魔诅咒的地方,黑暗如同浓重的迷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官吏贪污腐败,如同蛀虫一般,侵蚀着这个城市的根基。地痞流氓横行霸道,他们如同一群恶狼,在街头巷尾肆虐,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楚州太守桃杌,是一个典型的贪官。他身材臃肿,那肥胖的身躯仿佛是他贪婪的象征。满脸横肉随着他的表情抖动,眼中只有金钱和权势,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审理案件从不问是非曲直,只看谁给的贿赂多。“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便是他的为官之道,他把公堂当成了敛财的工具,把百姓的冤屈当作获取利益的筹码。在他的公堂上,正义被践踏,无辜者被冤枉,而他却毫无愧疚之心,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