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繁华的商业街巷中,陈葭与陈珏所经营的“锦绣轩”造纸坊已凭借着诸多新颖独特的纸品而小有名气,然而他们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房的案几上,陈珏望着那洁白如雪的纸张,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灵感的光芒,转头对正在整理账本的陈葭说道:“姐姐,你看这纸张,若是能染上缤纷绚丽的色彩,制成多色信纸,定能在这书信往来频繁的京城中掀起一股热潮。”
陈葭抬起头,手中的账本轻轻放下,眼中露出思索的神情:“小珏,你这想法倒是新奇。如今人们的书信往来日益增多,若是有色彩鲜艳、质地优良的信纸,不仅能增添书信的美感,还能体现写信人的心意。不过,这染色的工艺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既要保证颜色的鲜艳持久,又不能让纸张的质地受到损伤。”
陈珏起身走到书架旁,取出几本记载着古代染色技艺的书籍,边翻边说道:“姐姐,我听闻古人曾用天然的植物、矿物等材料来染色,像苏木可染红色,蓼蓝能制靛蓝,这些染料取自自然,对纸张的损伤或许会小些。我们不妨从这些传统的染色方法入手,再加以改进创新。”
陈葭微微点头,说道:“嗯,天然染料虽好,但提取与调配的过程想必不易。我们得找些精通药理和染色技艺的师傅来帮忙。”
于是,陈珏立刻派人四处打听,终于寻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染匠和一位擅长药理的老师傅。
在“锦绣轩”的工坊后院,陈珏、陈葭与两位师傅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染色的具体事宜。
老染匠捋了捋胡须,说道:“公子、姑娘,这染色首先得选好染料。像红色,除了苏木,还可加入些茜草,能让颜色更加鲜艳且沉稳;蓝色嘛,蓼蓝自是不错,但若是加入些许石灰,可使颜色更亮丽持久。”
药理师傅也在旁补充道:“在调配染料时,还需注意比例和水质。有些染料需用井水,有些则要用河水,这都会影响染色的效果。而且,为了使纸张更好地吸收颜色,可在染料中加入少许明矾作为媒染剂。”
陈葭问道:“那这染色的过程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是将纸张直接浸泡在染料中吗?”
老染匠摇摇头,说道:“不可直接浸泡。需先将染料熬煮成汁,过滤去渣后,再用刷子将染料均匀地涂刷在纸张上。涂刷时要注意力度和方向,确保每一处都能染上均匀的颜色。而且,每涂一层颜色,都需晾干后再涂下一层,如此反复,方能使颜色饱满鲜艳。”
陈珏接着问:“那晾干的过程有何讲究呢?”
老染匠回答:“晾干需在通风阴凉之处,切不可暴晒。暴晒会使纸张变脆,颜色也会褪去。若是在阴雨天,还需用炭火慢慢烘干,但要注意火候,不能离火太近,以免纸张被烤焦。”
在确定了染色的初步方案后,众人便开始着手准备。工匠们忙着收集各种染料原料,苏木、茜草、蓼蓝等堆满了工坊的一角。药理师傅则在一旁仔细地调配着染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将各种原料混合熬煮,不时地用竹片搅拌着锅中的染料汁,观察着颜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