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194章 大口径自行火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 大口径自行火炮(2 / 2)

中国并没有参考这两门火炮开始生产,这就意味着中国方面对这两门火炮都不满意。

意大利人的M35型重榴弹炮,口径210毫米,炮管长4998毫米(倍径23.8倍),全重公斤;垂直射界0°~+70°,水平射界左右共75°;最大射程米,炮口初速560米每秒,射速每分钟2发;操作人员8人。

而德国人现在大量装备的是170毫米口径的大炮。炮管长度:毫米;弹药口径:170毫米;炮口初速:925米/秒,最大射程:米,操作人员9人。

这两门炮,在现在这个时空都是惊艳绝伦的存在,意大利人的大炮精度很高,而且威力十足,而德国人的大炮射程极远,精度超高。

赵新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数字,“大于200毫米,60倍径,普通榴弹射程不少于40公里,火箭增程弹不少于60公里!”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着这些数据,陷入了沉默。

这个数据说明这是一门加农榴弹炮,真正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口径,而是来自于倍径。

意大利专家先开口说道,“这门炮需要一个全新的工厂,从钢管的定制,到弹线的制作,最后到炮弹的定制,成本会极其高昂,贵国是否能够承受?”

德国专家站起来,说道,“不要说200毫米倍径的定制弹药,我们德军的170毫米大炮的弹药的成本就已经是一个天价。”

赵新新站起来,双手扶住会议桌说道,“我只问所有在座专家一个问题,我说的这个参数能做出来吗?”

德国专家转身说道,“赵先生,只要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建造全套全新的炮管制造车间,我们肯定能造出来,但我还是希望贵国能直接采用170口径的火炮,这样性价比最高。”

德国人有些老顽固,他在思考大炮和一系列弹药的生产成本,总觉得中国人这么干有些不划算。

赵新新笑了,他说道,“你们只管设计样炮,我们来负责投资。按照协议,德国和意大利能够共享研究成果,至于你们是否制造,那是你们两国政府要思考的问题。”

意大利专家说道,“是否能告知我们,贵国要生产多少门这样的大炮?我们需要提供造价预算表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