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262章 土地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 土地改革(2 / 2)

正说着,朱允熥的信又来了。他在东瀛发现,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个特点:除了种田,农民还会养蚕、酿酒、制陶,形成了完整的农村产业链。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雄英说,"我们不能光改革土地制度,还要发展农村副业。这样农民的收入才能真正提高。"

就在这时,西域又传来消息。朱棡朱慡在推行土地改革时,发现了一个意外收获:当地的葡萄园和棉田,如果采用集中管理,效率会大大提高。

"有意思。"朱雄英若有所思,"看来有些农作物,确实更适合大规模经营。"

这个发现立即被写入了改革方案。朱雄英决定,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粮食作物以家庭经营为主,经济作物可以搞集中种植。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集中种植需要大量人力,而且技术要求高。怎么组织劳动力,怎么保证技术水平,都是问题。

正愁着这事,南京农学堂送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培养的第一批学生已经掌握了先进农技,可以到各地去指导生产。

"好啊!"朱雄英大喜,"正好可以让这些人去管理集中种植的农田。他们既懂技术,又是农家子弟,最适合这个工作。"

朱元璋听说这个安排,也很满意:"这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不过还要注意一点。"

"什么点?"

"这些农学堂的学生,将来是要做农业干部的。要教他们不仅懂农事,还要会管理,会做群众工作。"

朱雄英点头:"孙儿明白。所以我准备在农学堂增设一门课,就叫'农政'。专门教授如何组织生产,如何处理各种关系。"

正说着,又一个重要消息传来。原来东海的渔民在海上救了一艘外国商船,船上有不少新奇的农作物种子。

"好机会!"朱雄英立即下令,"让太医院和农学堂的人立即前去查看。如果有好东西,立刻收集。"

这时,黄珀突然想起一事:"殿下,农田改革进行得这么快,地契和文书都要统一规范了。"

"对。"朱雄英说,"这事我已经让人准备了。新的地契要有统一格式,要写明面积、等级、收益分配等内容。最重要的是,要盖上官印,以防造假。"

正说着,蓝玉匆匆赶来:"殿下,出事了!"

"怎么了?"

"北方有些地方借土地改革的机会,故意激化矛盾,搞得农民和地主都很紧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