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部落”几乎遍布东北全境,有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被强行迁入到实行残暴统治的大屯子里,称为“集团部落”。
“集团部落”深沟环绕,沟沿上架着铁丝网,唯一能通行的路口竖着岗楼,有日军和伪军把守,以抗联的实力很难打下来。集团部落 到39年时,全东北共建成“集团部落”个。
为了防止百姓支援抗联部队,日军还制定了许多具体规定。
日军强迫东北百姓实行“粮谷出荷”,所谓“粮谷出荷”,就是规定了给每家每户的配给制度,所有百姓不准存有私粮,私人间不允许买卖。
百姓就算是平时外出下地干活也只准带一顿饭的干粮。
可以说完全把抗联和百姓物理隔绝开来,而游击战的核心就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没有自己稳定的根据地的抗联在兵员,粮食,弹药,药品上都完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关东军在诺门战役后,失去北上信心,加之抗联的情报让日军的细菌战失效。
关东军立刻就把矛头对准了抗联,39年10月,日伪军7.5万余人,对人数不足4000人的抗联第1路军进行规模,力度都空前的残酷“讨伐”。
由于敌众我寡,抗联第一军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抗联之所以能在几十万关东军全力围剿下,在白山黑水中坚持战斗14年之久,主要就是靠着一个又一个的密营。
密营是东北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储存有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赖以生存的物资,在冬季大雪封山时抗联就会退入深山里的密营休整,以待来年继续作战。
东北的冬季长达五个月,最低气温可以低到零下几十度,尤其是抗联活动的山区,气温只会更低。
相对于日军的“大讨伐”,东北冬季极度酷寒才是抗联面临的最大敌人。
密营可以就是说抗联的补给生命线。
可如同每一个集体中都有不好的人一样,抗联也不例外。
抗联有一个又一个足以感天动地的英雄战士的同时,也不乏有一个又一个的败类,叛徒。
其中破坏力最大,职务最高的就是程兵,作为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日军把他的老母亲抓来威胁他投降。
按照现在人的道德观念,这种情况下他独自脱离队伍,自己一个人为了老母亲投降也不算是特别说不过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