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白羽故作高深道:“就是叫女孩子紧张。”解释道:“你要让她知道,你有好多人喜欢。这样她就会觉得你很有魅力,还担心自己得不到你。”嘿嘿奸笑,道:“然后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沈放装作不在乎,耳朵却是未放过一个字,听的连连点头。
离城一二十里,一切还是如常,昨日那一群蝗虫降落之处,还在前方。大地之上,树木青草,还有大片黄灿灿的稻田。又行片刻,众人停在一大片稻田之前。
信阳水道纵横,气候也是适宜,早就开始种稻。宋朝也有“早稻”“晚稻”之分,但与今时含义不同,只是时间上的早晚,并非一年两季。
信阳此处就是晚熟的稻谷,八月底已经陆续开始收割。但彼时全靠人力,收割甚慢,往年都靠雇佣大量专门四处割稻的游民。如今战乱一起,割稻的人也寻不着,大半人家的田地连三分之一也未收完。
眼下天刚蒙蒙亮,田间已许多割稻的人家。远远相望,如同一只只小蚂蚁,半天也啃不下一排稻谷。
又行十余里,前方人影渐多,田间地头,都是蹦着跳着的百姓,如同舞蹈。每隔一段,还有烟柱升起。而眼前田地颜色似是深浅不一,平整的稻田上好似坑坑洼洼。
一行人下马离了大路,走入田中。近处在看,稻田中稻谷之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蝗虫。一棵稻谷之上,足能趴着几十只,重重叠叠。
这些蝗虫此际似是倦了,并未在啃食稻谷,但也不怕人。只有被碰到之处,有不多的蝗虫跳起,随即又趴到另一根稻杆之上,一动不动。
越往田中去,蝗虫越多,田地被损毁的也越来越明显。大片的稻谷被连根啃光,留下一块又一块黄秃秃的地面。
穿过一块田地,前面田埂之上,尽是百姓,远看是在舞蹈,近看却是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正在驱赶蝗虫。
古时田地,不像如今的大面积耕作,块田之间,距离较大。单幅田地,也是较小。眼下百姓所做,就是趁蝗虫沾露不飞,驱赶蝗虫到平地之处杀死。而大量所用的,正是沈放说过的“堑坎掩埋法”。
将蝗虫赶到坑里活埋,这法子看似愚蠢,但千百年来,被无数书籍记载,自有他的道理。
蝗虫若在野地,随你如何扑杀,扑打放火,手段尽可。但在田地之间,要想保住一些庄稼,不毁田地,只能将蝗虫赶出,再行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