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需要推演,也不需要猜,说一个必然的条件。
如果不进行南进策略,他们养联合舰队这个庞然大物有什么意义?
难道留着当观赏物吗?
北进策略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已经往天朝投入了80万左右的兵力,想北进去猎熊,至少也需要几十万兵力。
这几十万兵力进入寒冷地带,需要吃吧,需要喝吧,人的吃喝怎么解决,马匹的吃喝如何解决?
进入北方严寒腹地作战只能靠陆军,海军都没办法辅助,只能停靠在沿海当观众。
相较而言,南进策略就合理多了。
南洋物产丰富,战略资源较多,哪怕吃草,也比北方的严寒地带舒服吧。
不仅物产丰富,还多岛屿,航线复杂,非常适合海军的发挥。
到了如今的地步,没有第二个选择可言,局面逼着他们必须跟列强为敌,必须开辟新的战场。
有张宪镇守第一战区,日军陷入了一个恐怖的怪圈。
什么样的怪圈呢,进攻乏力,不管是精锐的甲种师团,还是沿海地带的登陆作战,都找不到合适的破局点。都需要强有力的大规模的兵力投入。
恰恰这一点要了老命,资源匮乏的日军,实在不想在第一战区控制的范围内,打一场大规模的登陆战。
损失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进攻乏力也就算了,防守费钱。
处在防守状态的华北派遣军、关东军,需要消耗大量的作战物资。必须保障火炮、炮弹的供应,才能在第一战区的进攻中苦苦支撑。
现在热河、津门、京奉交界地区,战斗不停,炮火不停。
被逼着花钱防守,最绝望的是还没办法撤退。
撤退意味着葬送了他们投入许多的关东地带,辛辛苦苦打造的基业,要拱手送人。
撤不能撤,打又打不动,守也守不住,这种绝望的意图已经弥漫在日军高层。
南进,必须南进。
看看是否能通过南洋,来找到破局的办法。
西方的局面大变,此刻的印支那、荷东印、暹罗、缅印,快成为无人守护的珍珠之地了。
丰富的石油、橡胶、锡钨煤铜铝等矿产,随手可得了。
本来已经花不起钱买资源了,突然发现不用花钱了,有零元购的机会了,谁能忍得住不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