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树哼笑了一声。
不知道是符合前半句感叹时间,还是应付后半句,他的前列腺也闹腾呢。
这些手握重权的人齐聚在沪城司令部,各自交谈,互相介绍。
直到张宪走进来,所有人起身敬礼。
“大家都坐,不用拘谨。”
“今日的会议,以汇报为主,说一说各部的执行情况,让我心里有个准信。当前局势动荡,先从北边说吧,廖书浇、曾世秉先汇报……”
张宪直接进入主题,让秘书做好记录。
房间内的谈笑瞬间消失一空,全部露出浓重的表情。
总结各部扩兵、整训、装备的情况,还有整体的兵力,地方的税收等。
这种会议枯燥,但每一句话都可能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
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
总结下来百万扩军的事情完成了,部队的战斗力趋于一流跟二流之间。
等陆续毕业的基层军官进入部队,每个新编师也能达到主力师的标准。
坦克、火炮、迫击炮等武器进一步落实,机枪下班、60炮跟无后坐力炮下连,全面落实了下去。
武器装备上无须多提,4个军工厂配合,供应200万军队的日常消耗跟作战消耗。
吸纳了关外的工业水平后,内部的铁路、公路也有了十足的优化跟修缮。
几十万苦力中劳损6万余人,仍有七八十万的旭日帝国俘虏,供应第一战区驱使。
对这些人只需要提供必要的食物,无须支付工资。
税收也有长足的进步,拿到了24亿出头的税收,重要的还是粮食税,待其他的民企厂子逐步复苏,税收还会更高一些。
廖书浇看向张宪,欲言又止。
他想说体制混乱,需要尽快明确一个话语权下来。
避免有统帅部的人频繁的入境搞事情。
说白了一句话,不知道张宪什么时候穿黄衣服。
“军需的缺口最大,即便后勤工厂全力生产的,目前也还有80余万人的缺口,缺少钢盔等单兵装备。”
“预计在明年5月份,能够完成所有部队的换装,将各项武器装备配齐。”
刘嘎豆的汇报结束,等张宪评价。
明年五月份,来得及。
旭日帝国有新的动作,等他们筹备完物资,如蝗虫一样铺洒开,怎么也得需要七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