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这样子。
钱守仁想和蔡文静、大个谈谈自己的盯盘焦虑,却又不知从何谈起,担心他们笑话自己。找别人谈,又不能说实话(炒股),说不透,也就谈不透。可是闷在心里,也不是个事。
幸好,贵州茅台在3月2日,用9.1%的大涨突破了平台,涨到了31元钱,缓解了他的盯盘焦虑。而这个大涨恰巧是他没有盯盘的时候,他有时候感叹:市场的这些聪明资金(主力),真的好像就在自己家的门后,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们尽收眼底。就趁自己不留神的时候,突然采取行动。太他妈神奇了!
3月12日,贵州茅台又一次跳空大涨了5.8%,源于一则《业绩预增公告》:2003年,本公司进一步加强了经营管理,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不断开拓市场,取得了良好收益;
再加上公司在2003年12月收到财政部驻贵州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退付的2002年度一般消费税(退税事宜详见2004年1月13日《上海证券报》本公司相关公告)),经本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预计本公司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将比2002年同期增长50%以上。
这个净利润同比增长比例超过了钱守仁计算的45%,难道这就是超出市场预期?他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市场。哈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净利润的大增和跳空大涨,使钱守仁联想翩翩:一是第一次36元的“填权”价格近在咫尺,有可能很快达到40元;二是股票的大涨也许就是一两个月,连续逼空,连续大涨,而更多的时间,是震荡,是平台,甚至可能是下跌。如此一来,真的是盯盘有毛用,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搅得自己心绪不宁。
投资关键的是抓住未来的净利润增长,只能有一个主题。
就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开宗明义地强调:一个国家最应该有的核心诉求,是“稳定”。
而这个核心诉求,只能有一个,其他诉求都要为核心诉求让步。道理很简单: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任何一种资源调配都意味着有取有舍,对取舍的标准越明晰,运作才能越高效。
也难怪,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家,在王安石变法弄得鸡飞狗跳的时候,编写这个《资治通鉴》的史书,“资治”二字的意义就重大起来。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一套价值体系,标榜出这套价值体系里的核心诉求。
看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不用,学了有毛用。钱守仁心里这样想着,白天几乎不会再影响工作了,但是仍然会在下班后,干巴巴地坐在电脑前打开股票软件查看。他觉得自己还是回不到从前,没有电脑那种“手中有股,心中无股”,心无旁骛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