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炭脸色微微僵硬,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回忆,最终露出苦笑说:“族里保守不出的人太多了,认为臣劝他们分散去西域四省落户是坏主意。
宁愿死守陛下分下来的几百亩黄土塬,也不愿意西迁。
哪怕臣磨破嘴皮子说,西域开发是国策,他们也不信。总觉得是要流放了似的。”
王三不疑有他,看着天边吹来泛起的黄沙说:“春来沙漫天。能看得出来,今年高车单于两省的戈壁又遭了大风。
黄土高原,则是从西北吹来的风沙一点点累成的,而沙子来源地就是塔克拉玛干的流动沙丘。
终究是苦寒之地没错,但总是要有人去开发,治理,才能居住。
江南本卑湿、岭南本瘴疠,而今江南号水乡,岭南成富庶,都是咱们祖先一点点开发起来的。
愿意去的,最终留名作祖,族谱从我这一页开始。因此你该劝的是丁余和年轻人,至于其他的,活不下去的人,就会自己去找出路。
所以不是他们不愿意动弹,而是现在他们日子很不错,能吃饱有活路,为什么要自己自找苦吃呢?”
“陛下英明。是臣急躁了。”把炭恭维着,心中也有自己的计较。
其实他想的不是王三这个说法,而是想要将新疆四省一府当做自家的土地经营,换而言之就是藩镇割据。
但很可惜,把炭家中的族老们不看好他的野心。
因为把氏一脉,在西北的建设之中出力不少,有人成功得到参与铁路建设的机会。
他们引把炭走了一趟银川,亲眼看了铁路的建设之后,把炭的也信就熄灭了。
开什么玩笑?!
铁路铺就得地方,能够不眠不休,拉着几千上万斤的物资一日一夜行进八百里。
一旦铺到了高昌、迪化或者承天经略府,就足以在一个月内,将顺天府的精锐直接投放到新疆四省一府。
而一个月,基本上是冷兵器时代的绝对能完成平叛的标准时限。
面对这样的蒸汽机,久在西北攻略,自成一系的西域军统帅把炭,也在第一时间明白他不可能有胜算与可能。
所以,割据野心,自成一系,获取更大利益的心思立刻熄灭。
然后乖乖接受大顺皇帝的封赏,成为大顺的威西上将军,祝国侯。
如此,等将来大肆封建开始,他至少能安然得到一块土地,开号社稷,这不比割据自立然后还要提心吊胆挨打要划算?
总之,跟王三交流一二,把炭将自己的姿态放低。
这些内容他都懂,但为了自己和家族的未来,他必须低头甚至装作不懂。
他是自成一系的西北军头头,若是呆在顺天府城内还学不会低头,还想干预西域后续发展,那早晚会被皇帝清算。
所以他说他不想,家族也不愿意帮忙,让皇帝可以放心,也是这一场交流的深意。
后来王三留他用饭,吃完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王三很满意的笑了笑:“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