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见钟会并没将诸将处决,连忙道:“我见诸将不服,请坑之。”】
【钟会:“诸将皆是身居军中要职,无正当理由直接杀之,恐遭哗变。还是以收服为主。”】
【姜维:“此事非小事,不做则已,做之须欲行,迟则生变。”】
【姜维的提醒,顿时让钟会心生防备,遂不听姜维之言。】
【姜维见钟会如此,只得不再多言。】
汉末三国界。
许昌:
魏公曹操:“看来这钟会没有那么蠢,钟会如果听从了姜维之言,立即处决了诸将,那就让姜维之计成功了。”
荆州:
荆州牧刘备:“是不是钟会的这一决定,才最后导致伯约之策没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
唐太宗李世民:“钟会的这一犹豫,彻底改变了历史,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与野心。”
明太祖朱元璋:“都说这钟会有才能智高,但咱看他这种犹犹豫豫,顾及太多,没有足够强硬的态度以及果断的手段,又想的太美好的人,还是不要去幻想野心梦吧。”
宋太宗赵光义:“钟会这种性格,总会在临门一脚时候犯错,如果他踏出了这临门一脚,不是成就自己,就是成就姜维。起码也比被乱箭射死的下场要好许多。”
【却说黄晧与谯周,在得知邓艾被抓,姜维回到成都后,两人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安。】
【然姜维回到成都,并没有第一时间处理他们两人。】
【这不但没有让黄晧与谯周,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已然安全的感觉,反倒让谯周与黄皓心中充满了不安,仿佛有一团阴云笼罩在头顶。】
【两人的直觉都在告诉他们,姜维不是没有忘记了他两人,而是没有时间抽出身来处理他们,两人都生出了姜维回到成都肯定会有大动作的猜想与疑惑。】
汉武帝刘彻:“果然最熟悉你的人,往往是把你当成毕生之敌的人。”
【更让黄晧与谯周感觉到有危险信号的主要原因,是钟会设宴所请的诸将,居然一夜过后,没有一人出来。顿时让两人感觉大事不妙。】
【因为他们两人,对于这种反常之事,有着常人都无法理解的直觉与敏锐。】
唐太宗李世民:“原来如此,最终坏了姜维之计的竟还是谯周与黄皓这二人。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史书之上竟未留下这两人与此事有丝毫关联此事的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什么狗屁的直觉敏锐,就是两个奸佞之人,看谁都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