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以难辨真假的唐玄宗李隆基,得宦官边令诚密奏后勃然大怒,连夜传敕书予宦官边令诚。】
【令宦官边令诚,在军中将斩杀高仙芝及封常清,以防不测。】
【封常清不知朝廷为何又突然降罪,于是,央求边令诚把自己最近草就的奏折《封常清请死表闻》呈报给唐玄宗李隆基,这也算是他作为臣子能尽的最后一份力。】
【而高仙芝大呼冤枉,称自己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但说他盗减粮赐则是诬陷。】
【高仙芝,封常清最终含冤而死。】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最终也没有观看封常清战败之后的所有奏表,以及《请死表闻》。】
【后世叹曰:】
【常清兵败洛陕丢,奏请陈情帝拒留。】
【边令诚来降罪诏,潼关将士惧心忧。】
【忆昔小勃律国事,高帅皱眉觉异流。】
【利诱遭拒反成怨,密奏君王祸难休。】
【常清罪中难入寐,请死表闻诉心愁。】
【边令奸佞诬忠良,仙芝喊冤恨未收。】
【含冤而死悲千古,帝未肯见表空留。】
......
见此一幕,唐太宗整个人都错愕了,这不孝子孙,居然听信了一个宦官之言,在天下将会大乱,王朝不稳固之时,于阵前斩杀统军的元帅与大将?
这是脑子进水了吧?
大唐李氏怎么会有这么混账的玩儿?
难道不知道这是兵家大忌,自毁长城影响深远的大事吗?
明成祖朱棣:“高仙芝,封常清含冤而死,以及后来的哥舒翰的结局,就是埋下让大唐后来的蕃镇将领,再也不敢轻信大唐朝廷的祸根。”
“再有安禄山与史思明做对比,能当的一时的皇帝,也总比被冤枉斩了脑袋要强。”
“大唐王朝的江山,起码有一半都是毁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