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不安源自何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不安源自何处?(2 / 2)

但在没有深入了解支持该电影的观众的原因和态度时,连同观众一起攻击,无异于脱离了实践分析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这也就暴露出了默里们不去理解,不懂尊重的一面。

当然也有双重批评派。

“双重批评派”的批评者大多认为电影中的小丑和往常一样,又是一次恶意的调侃戏里戏外的人。

在这些观众眼里,电影《小丑》是小丑讲的又一个笑话,亚瑟是他记忆里的缝合怪,这是他的一贯伎俩。

他们认为,这是小丑的一贯伎俩,在他的话术下,没有人会不同情这个社会底层的遭遇。

他极力的证明着自己是清白的,是社会上险恶用心的人,把他逼成了小丑。

因此,“双重批判派”压根就不会信小丑的鬼话,在他们眼里,小丑就是“没有逻辑的恶”。默里秀上的拔枪是对资本主义权贵们的明嘲,用血勾勒的脸笑是对暴民们的暗讽。

在这个疯子眼里,只有“关我何事”和“关你何事”。

这一派别属于近来兴起的,他们不是中间派,但行为却非常的“和稀泥”。”

也有人说:“《小丑》是一部很“狡猾”的电影,它在所有关键的识别性信息上,都做了模糊处理,无论你怎么议论,主创都可以说:那是你的理解,我可没这么说过。

比如,观众从一开始就被告知,亚瑟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他需要定期去接受话疗,他吃很多药,而且需要很大的剂量,他会无缘无故狂笑……

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但是,在电影开头的情绪酝酿和渲染上,电影又竭尽全力让亚瑟看上去像个卑微的“正常人”:他人畜无害(省略了之前曾被精神病院关押的情节),他努力工作,照顾母亲,他积极配合治疗,他也有自己的偶像和梦想,他对一切不如意的事态尽量以笑容回应。

当观众的共情被建立起来之后,作为医学诊断的“不正常”,反而显得模糊和可疑,他那些病理性的特征,都可以被赋予别的意义。

直到最后,你仍然可以选择相信什么、怀疑什么,但毫无疑问,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如果你喜欢小丑,电影的前半段将是你巨大的折磨,如果你厌恶小丑,电影的后半段将令你如坐针毡。电影好像揪着每个观众的头发,把他们从各自的舒适区拖拽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