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修缮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时间。
其实第十天的时候,大体上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
剩下几天都是在做一些细枝末节的加工。
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极佳,甚至比陈宇凡最开始预想中的还要更好一些。
不得不说,王主任推荐的这支施工队,手艺确实不错。
墙体里的木梁也换了新的,是上好的木材,从山河省运过来的,价值不菲,算是陈宇凡家这次修缮最大的一笔花销。
不过钱方面的问题,对陈宇凡来说就不是问题。
票据方面,更是不需要担心。
杨厂长早就和陈宇凡打好了招呼,只要他有任何票据上的需要,直接去供销科拿就行。
陈宇凡只需要简单的告知一下用途,不是太离谱,供销科几乎都能够审批通过。
像是一根木头这种花销......对于个人家来说确实很大,但对于轧钢厂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
陈宇凡家里,所有的装修都选用的是上好材料,但从外表上看起来,又不显得太过于浮夸和华贵。
这毕竟是个特殊年代。
把家里搞得太过富丽堂皇,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很容易被人盯上。
所以从外面看来。
陈宇凡家只是装修的还不错。
但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这选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整个房屋从选材、到设计、到施工......都做的非常漂亮,住起来也是非常舒坦。
这就属于是低调奢华,而又有内涵。
陈宇凡家的房子,在整个胡同里也算是出了不小的名。
其实装修房子并不算什么大事。
能吸引到这么多目光,一方面是因为陈宇凡自己的名气大。
整个南锣鼓巷的人,基本都认识他。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大家都挺闲的,这个年代的工作是朝九晚五,大家不需要加班,空闲时间本来就多。
女人、老人、孩子又不需要上班。
每天除了操持家务之外,也就没什么其他事情做了,整天待在家里,听到外面的路上总有运货的车轰隆隆的响,难免心生好奇,想要去凑个热闹。
这消息也就传着传着,一直传到了轧钢厂,甚至是传到了杨厂长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