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合作大会之后,李阳团队和樱花国团队的合作愈发紧密,并且吸引了更多国家团队的关注与兴趣。
欧洲的一个科研团队找到李阳,团队负责人汉斯说道:“李阳先生,我们看到了你们与樱花国团队在海洋潮汐能项目上的卓越成就,我们欧洲在风力发电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想探讨一下是否有机会开展一个多能源整合的项目,将潮汐能、风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综合管理与优化利用。”
李阳热情地回应:“汉斯先生,这是个非常棒的想法。多能源整合确实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方向,我们可以先从技术可行性和资源分布的调研开始。比如在欧洲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同时,也有部分适合潮汐能开发的区域,如何合理规划能源采集点、能源存储设施以及能源传输网络,都需要深入研究。”
樱花国团队的小林也参与到讨论中:“我们在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可以为这个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而且,我们也可以借鉴之前项目中应对外部压力的经验,提前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沟通,确保项目推进顺利。”
汉斯点头称是:“没错,在欧洲,我们也面临着传统能源企业的压力以及不同国家政策协调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通过多方合作,能够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另外,关于能源存储技术,除了现有的电池技术,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新型的储能方式,比如利用地下洞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不知道你们对此有没有研究或者想法?”
李阳思索片刻后说:“我们之前主要集中在电池材料的研发,但压缩空气储能这种大规模储能方式确实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可以安排团队中的能源工程专家与你们进行专项研讨,评估其在多能源整合项目中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这个多能源整合项目的筹备工作逐步展开,在一次筹备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又展开了深入的对话。
印度专家拉吉夫发言:“在我们印度,有广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们希望在这个项目中能够充分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与欧洲的风能、潮汐能进行有效整合,并且要考虑到印度地区能源需求的特点,比如农村地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及性问题。”
李阳回答:“拉吉夫先生,您提出的问题很关键。针对农村地区的能源需求,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小型化、分布式的能源管理单元,结合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和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再与大的能源网络进行智能连接。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的就地采集、存储和合理分配,在保障基本能源需求的同时,也能将多余的能源输送到主网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