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言道:“贼军攻城所倚仗的不过是火炮之威,而今他们弹药匮乏,正是我军反击,大败敌军的绝佳时机。”
副将闻言,试探性地问道:“顾将军之意,莫非是要主动出击?”
顾祝同微微颔首,果断下令:“即刻整军,准备出战,我要亲自出城歼敌。”
副将稍作迟疑,连忙劝阻道:“且慢,顾将军。为求稳妥,末将有一计策。”
顾祝同目光如炬,示意副将继续:“说来听听。”
副将详细阐述道:“城中新募之兵众多,尚未经历战火洗礼,战斗力尚显不足。不如我们分兵为二,由顾将军率领一支大军,驻扎于城外东南角的黄花岭。”
“若赵军来犯,意图攻击顾将军所部,我则可从城中调兵遣将,及时救援;若赵军转而攻城,顾将军亦可率军从侧翼发起突袭。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形成犄角之势,进可攻敌之要害,退可守己之疆域。”
顾祝同听后,深感赞同:“此计甚妙,便依此而行吧。”
随着激昂的鼓声响起,平阳关的城门豁然洞开,士兵们如同汹涌的潮水,浩浩荡荡地奔向黄花岭。
......
在赵军大营这边,很快便察觉到了燕军的动向。
夏侯霸大步流星地步入帅帐,向赵胤乾禀报:“殿下,斥候来报,燕军那边有动静了。”
赵胤乾闻言,抬眼问道:“哦,说来听听?”
夏侯霸答道:“昨日燕军在黄花岭屯兵十万,似有与我军决一死战之意。”
赵胤乾听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正合我意,我正担心他们龟缩不出呢。”
夏侯霸却面露忧色:“可眼下我军炮弹已经耗尽,敌军势大,我们恐怕难以匹敌。”
赵胤乾摆摆手,自信满满地说:“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由士兵的多寡决定,而是取决于将领的智谋。”
夏侯霸眉头紧锁,继续道:“但燕军在黄花岭屯兵,与平阳关的守军遥相呼应。若我们攻打黄花岭,平阳关的燕军定会前来救援;若我们攻城,黄花岭的军队也会发起攻击,这可如何是好?”
赵胤乾沉思片刻,随即说道:“破局之策其实很简单,我们也可以分兵两路。你率领十万兵马佯攻平阳关,牵制住城中的燕军;而我则亲率三千陌刀军,突袭黄花岭。”
夏侯霸闻言,更加担忧:“这太冒险了,黄花岭的燕军有十万之众,殿下仅凭三千人马如何抵挡?一旦失利,我军将面临两面夹击的险境。”
赵胤乾微微一笑,解释道:“夏将军勿忧,如今燕军的铁浮屠精锐已全部调往征伐梁国,平阳关真正能战的士兵不过三万余人,其余皆是新募之兵或老弱病残,燕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夏侯霸听后,虽然稍感宽慰,但仍觉不妥:“话虽如此,但用兵讲究的是势。殿下以三千对十万,毕竟太过冒险。不如殿下再带一万骑兵埋伏于林中,若陌刀军不敌,也好有个接应。”
赵胤乾点头同意:“如此安排,更为稳妥。”
紧接着,随着阵阵鼓声轰鸣,夏侯霸率领着赵军雄赳赳地在平阳关城下列阵以待。
他巧妙地部署了兵力:中军前沿布置了弓弩手,其后则是坚实的盾牌兵与长矛兵,而两翼则部署了机动的骑兵部队。这一布局既确保了攻击的锋芒,又兼顾了防御的稳固,一旦燕军胆敢出城追击,两翼的骑兵便能迅速发起雷霆万钧的冲击。
夏侯霸一声令下:“弓弩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