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公子扶苏至上郡已三年。
书卷气某种程度上是最容易被现实生活加诸痕迹的,何况是一千多个事必躬亲的日子,此时的公子扶苏若是重生回三年前的秦宫大殿,估计是更愿意用迂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这一日,正要出门的瓷瓷被刚送过来的信件拦住,当即拆了竹筒观阅起来。
扶苏见瓷瓷神情有异,完全不像是收到家书的样子,遂问道:“可是咸阳有什么变故?”
确实出现了一桩不知是大是小的变故。
蒙毅来信,说是宫里新出现了一个人,名叫高仲,颇能讨陛下欢心,越发得了信重,逐渐和赵高有了并驾齐驱之势,两大宠臣屡次交锋,高仲斩任‘中书舍人’一职,赵高已现颓势。
重点是,在某次交锋之后,高仲告诉赵高,他原本的名字正是赵高,只因与他这个宠臣同名,才被迫改了名字。
究竟是原本高要就非赵高,还是‘历史的修正’?这是蒙毅信中最核心的一个疑问。
真是有意思。
瓷瓷不紧不慢地将手里的帛书叠好,看向扶苏回他说:“新上任了一位中书舍人,名曰高仲。我师父说,陛下的皇陵已经修建到了最要紧的天宫部分,高仲有意想要接手此事,目的是主导七十万民夫的命运,举行一场盛大的人殉,因此邀宠于陛下。”
“怎可如此!”扶苏闻言又惊又怒,“七十万人命岂能轻易践踏?!——咸阳可有能制止高仲的人?”
瓷瓷并没有表现出惊怒,是因为她已经打定主意插手这件事,不会让如此惨无人道的人殉事件发生的。
“公子,”瓷瓷认真看着扶苏,“您可有想法,借此机会回归咸阳?”
扶苏遏住怒气,思考瓷瓷的提议,“你的意思是,我应该主动一些,而不是等父皇安排?”
“我觉得,公子您是时候回去了。”瓷瓷点头认可,又问说,“那依您看,您想要阻止人殉,同时想回朝,那应该如何向陛下陈情呢?”
扶苏便思忖着,像三年前那般直言以表定然是不成的,只会让父皇更加觉得自己忤逆,半分没有长进,所以究竟应该如何迂回着达成目的呢?
瓷瓷见扶苏陷入沉默,便开口问道:“公子,您觉得陛下对人殉的态度会是如何?或者说,明明七十万人命对于大秦来说举足轻重,但高仲却认为他能说服陛下同意人殉,他是幸臣啊,一定是看准了陛下的一些心思,您觉得是什么呢?”
这确实才是重点,扶苏听明白了,瓷瓷是要告诉他,想同陛下周旋此事,关键是要摸清陛下真实的期待是什么,再寻找别的方式来满足陛下的期待,这才能挽救七十万人的性命。
殉葬之事自古有之,通常是贵族在死后,找一些人去为他殉葬,来陪伴或者守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