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索片刻后,道:
“此次招安,必须给予足够的优待。”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给人一种坚定的信心。
荀攸点头道:“这是当然。”
杨业接着阐述他的计划:
“百姓大部分安顿在并州,充实上党、太原、雁门的人口,剩下一部分补充到河东。”
荀攸拱手应道:“遵命!”
杨业又强调道:“最重要的是,要让百姓有田地可耕。”
荀攸回应道:“中原各地,遭受大乱,无主的田地很多。”
杨业果断下令:
“将土地都整理好,老幼最少每人十亩良田,壮丁分二十亩。”
黄河流域,大都种植小麦,良田亩产在三石左右。
十亩良田,一年能生产三十石粮左右。
一个普通人,一个月消耗 1.5 石左右粮食,壮丁能达到两石。
杨业分配的土地,并不算很多,基本上能保障百姓的生活。
然而,荀攸却面露担忧之色。
他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道:
“君侯,直接发土地,他们不会珍惜,有的人会直接变卖了。”
荀攸的语气中充满了谨慎,他清楚百姓的复杂心理。
朝廷好心的安置政策,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杨业陷入沉思,双手抱在胸前。
他的眼神时而深邃,时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荀攸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六十万百姓刚刚归降,人心未定,若处理不当。
好不容易得来的稳定局面,可能会再次被打破。
杨业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各种解决方案。
想着如何既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能确保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杨业转头看向荀攸,问道:
“公达,你说怎么办?”
杨业的眼神中带着期待,他深知荀攸足智多谋,定能想出妥善之法。
荀攸微微沉吟,缓缓道:
“不如暂且让他们,帮助朝廷、官府屯田。”
“屯田耕种三年后,良田归他们所有。”
“屯田期间,官府和佃户五五分成。”
“如此一来,也能保护百姓的土地,不会被豪族侵占。”
荀攸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深思熟虑。
他的表情沉稳,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杨业听后,微微点头,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