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主明昇在重庆的宫殿中,接到了丁世珍派快马送来的奏章,得知大明军攻占阶州、文州,三败丁世珍的消息。紧接着,他又收到向大亨的报告,傅友德又取龙州、绵州,再加之汉州告急,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虑。于是,他召集众文武,声音沉重地说道:“起初只道是大明攻打瞿塘,遣丞相戴寿统精兵拒敌,谁料朱元璋探穴捣虚,竟从西北而来,轻取剑阁汉江之险。若再失了汉州,成都必不能保。”
众文武面面相觑,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慌和不安。众口一词要求戴丞相分兵去救汉州。明昇的面容坚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坚定,他立刻差官星夜至瞿塘传旨。
戴寿得到明昇命令,与诸将商议道:“韩娥将军所料如神,我等皆不如也。若当初老夫以重兵把守阶文二州,傅友德断不至于如此闪击西进!为今之计,兵援汉州不可迟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责和急迫。
知院吴友仁问道:“丞相打算如何救援汉州?”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信任。
戴寿道:“如今汤和大军被长江洪水阻于秭归,依据历年水文资料判断,汤和应该等到夏水退去,最快也得九月底才能行船进军。兵贵神速。所以,我们应该抓住长江退水前,举重兵西进,与傅友德决战,争取歼灭西路,尔后东进,再与汤和决战。”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吴友仁表示赞同。戴寿部署道:“莫仁寿、邹兴、龚兴、飞天张,你们以三万兵马固守关口;本相与吴知院领兵七万,迎战傅友德,以确保成都之安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莫仁寿、邹兴、龚兴、飞天张面面相觑,韩娥提出异议道:“丞相趁长江水阻汤和之机,先西去决战傅友德,战略甚好,只是尽起瞿塘精锐,似欠妥贴。假如汤和逆流而上乘虚进攻瞿塘关,我区区三万之众,如何能敌汤和数十万大军?”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和疑虑。
吴友仁道:“韩将军太过小心,我瞿塘天险如今能顶百万大军,更何况有长江大水相助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和轻蔑。
韩娥道:“吴知院,小心驶得万年船嘛。”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智慧。
戴寿道:“汉州军情紧急,不容须臾拖延!七万大军明日早上准时出发,西进汉州!”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戴寿又对韩娥道:“韩将军曾经与傅友德交过手,了解敌情,又足智多谋,就随老夫同去,随时参谋军事。”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请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