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伏羲独自离开朝堂,来到民间,他准备走一走,希望解决人类生存的困局,随行的只有18名护卫。
不得不说,伏羲是伟大的,而且有很强的使命感。这一天,他来到了蔡河。
蔡河原本并不是一条多大的河流,但由于近年洪水肆虐,导致蔡河河水也非常充沛,而水里一条条鱼儿甚至肉眼可见。由于这个时代人们尚未掌握大批量捕鱼的技能,所以,河中的鱼生活的可谓是无忧无虑,大部分体型庞大。
他首先找来石矛,想要像在陆地上一般猎杀水中的鱼儿,十几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逮到几条鱼。
这个时代,人们实际上早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一条鱼、并且将它变成食物。由于有火的存在,鱼儿很快就变成了美味的食物,而这些食物确实不够他们19人饱餐了两顿。
这让伏羲很振奋,仿佛看到了肉质鲜美的鱼肉走上了百姓的餐桌。
伏羲让随从护卫在蔡河边搭了一排茅草屋,准备在这里定居,并且寻找大批量捕鱼的手段。
他们做了无数次试验,无论用木棍插鱼、石头砸鱼、竭泽而渔,效果都非常有限。最终经过反复讨论后,他意识到,只有发明新的工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野外居住,蚊虫飞蛾是非常常见的昆虫,蜘蛛捕捉的手段非常简单,那就是结网。
蜘蛛结网后,就静静的我在一边,而胡乱飞舞的蚊虫总会不小心被粘到网上,从而变成蜘蛛的食物。
这一天,伏羲无意中发现屋外的一棵小树上,一个不太大的蜘蛛网上面,竟然散落着大量的蚊虫尸骸,这让他茅塞顿开。
于是他喊来18名护卫,让大家一起观察这个蜘蛛网,并且提出结网捕鱼的想法,护卫们也非常高兴,觉得他们的陛下果然是聪慧无比。
但如何结网却成了一个难题,毕竟这个时代并没有尼龙绳,想要结一张结实的捕鱼网真的非常困难,原材料的选择让他们挠头不已。
他们首先找来了麻绳,经过反复试验后,效果太理想,毕竟这个时代的鱼个头很大,稍微大一些的就会把辛辛苦苦编织的渔网给弄破。
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使用柔软的树藤,而且编织的网也不算太大,毕竟树藤的重量可不轻,经过反复试验后,最终确定了渔网的大小、网孔的大小。